痛失爱女后他加入公益组织

17.10.2015  00:53
核心提示: 昨天,市民薛先生来到本报讲述重阳节心愿,希望媒体多关注失独者的生活,呼吁更多失独家庭早日走出阴霾,更多爱心人士关注失独群体。

昨天,市民薛先生来到本报讲述重阳节心愿,希望媒体多关注失独者的生活,呼吁更多失独家庭早日走出阴霾,更多爱心人士关注失独群体。

独生女患病离世

2001年,薛先生16岁的女儿上高一,被诊断为骨癌。“当时我接受不了,悲痛过后,我们抱着信念,哪怕只有一丝希望,都要救好孩子。”给女儿治病,家里花了50多万,妻子请假在医院照顾孩子,他出去挣钱。

治疗6年,孩子还是走了。“那时觉得天真的塌了,之前心里还存有一丝希望,可是6年也没挽留住孩子,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薛先生说,女儿走后的第一年,夫妻俩不愿出门,彼此也不说话,互相背着,偷偷流泪。

岳父因为孩子离开的打击,身体大不如前,现在双目失明,瘫在床上。薛先生的父亲在孩子离开后,隔年也去世了。后来,妻子选择回单位上班,一头扎进工作里,用忙碌来麻痹自己。他也选择重新投入到工作中。“白天忙工作,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陷入深深的孤独中,想着孩子,默默地流泪,后来,我开始在网上写博客,抒发对孩子的思念之情,有很多爱心网友留言安慰我,有网友向我推荐了北川公益组织。”薛先生说。

希望社会关注失独群体

2009年,想到孩子在病床上曾说,要把自己存起来的零花钱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薛先生加入北川公益组织,参与救助北川“白血病女孩”。之后,他和妻子各自资助了一位北川的中学生,直到毕业。

在此期间,他认识了很多“同命人”。“失独家庭面临严重的精神痛苦与心理问题,自认为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人,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空间,有的甚至逃离原来的生活圈,独自承受着失去孩子的痛苦与煎熬,有的疾病缠身离世……”薛先生说,面对这样的共性问题,他想到,同病相怜的人易相互接纳,于是开始通过网络寻找 陕西 的失独者,建立QQ群,相互安慰、传递温暖。

薛先生说:“希望通过你们报道失独者故事,引起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更多关注,也希望失独者早日走出阴霾。”

“九九重阳节双百敬老爱老公益大行动”主要分为,征集志愿者、征集微心愿、认购敬老礼包等。

参与方式:

热线:965369;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公益记者”后留言。

首席记者 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