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人大十项措施促进新《预算法》贯彻执行

08.04.2015  12:03
      预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是人大的重要职责,为了促进新《预算法》贯彻执行,提高人大监督实效,白水县人大采取了十项措施:       一是聘任组建人大预决算审查咨询专家组。邀请由人大财工委委员,常年从事财税、审计、经发、法律、统计、金融等方面的人大代表、专业人士、专家学者参与财政预决算草案审查,对专家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考核,并适时组织开展预算审查活动。       二是进一步修订完善人大审议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对监督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硬性规定,防止和纠正随意变更预算行为,有效遏制预算执行中打报告申请追加预算的问题。对政府提交的预算调整方案,要深入调研,认真审查,对确需调整的应作出批准决定,不需要的坚决不予批准。要求政府对超收安排、预备费动用、非税收支、政府负债情况、农业、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建设规模和“三公经费”等一律要经人大审查批准。       三是加强预决算草案的初步审查。听审县政府本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下年度预算草案及上年度决算草案的初步方案的报告及财工委的初审报告。依法严格审查程序,按照法定时间结点,催收政府预算草案文本及套册。       四是加强重大投资项目和民生资金审查,充分吸纳各工委参与预决算审查监督。县人大常委会会议议题在安排听审县政府计划、财政、决算、审计报告以外,安排了听审《白水县2015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报告》,还将引石入白、杜康酒厂扩建、县医院住院楼、新优矮砧苹果示范基地建设等重点工程和全县中心工作专项列入常委会听审议题,要求各工委共同参与重点工程监督,加强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和民生资金预算监督,变财工委预决算审查监督“一家之力”为人大各工委联动合力齐抓共促的工作氛围,提升监督实效。       五是加强审计发现问题的跟踪督办。重视支持依法审计、专项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使用资金问题切实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对整改不力的单位进行“二审”重点监督,按照新法规定,启动质询、询问、特定问题调查、撤职、罢免等问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       六是加强部门预决算的审查和监督。重点选取“一府两院”部分部门提前介入了解预算编制情况,听审部门预算报告,检查预算执行情况,逐步实行部门预算报人代会进行专项审查。       七是彻底改变财政预算“看不懂”的状况。发挥专家咨询组作用,编制简便易行、简单明了的审查调查问卷表格,便于审查工作,让代表和群众能听懂、看懂。       八是检查预决算公开情况。监督检查法定“20日”财政部门是否真正公开人大批准的预决算报告及报表,重点检查公开的方式、内容、范围。         九是积极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推动政府建立健全内控和绩效管理制度,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结果做为编制和安排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         十是制订出台白水县人大常委会关于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要点及流程。按照法律规定,对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各个环节的监督程序、原则、内容、方式及时限要求进行分解细化,使人大监督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赵少杰  奚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