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舍饲养牛”探出农民致富新路径

14.10.2014  11:29

仓上镇裴家村长安养殖场

仓上镇裴家村长安养殖场

小双镇三岔村养牛场

宋家镇焦赞村养牛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牛肉出口量的增加,牛肉市场求大于供,肉价只涨不落。2012年,宋家镇焦赞村农民方贤良看出养牛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经多方考察,大胆尝试,以及在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在当地流转土地200多亩,投资建成了场房占地1500平方米的标准化规模牛场,引进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等优良品种肉牛80余头,采用舍饲技术科学喂养,养殖不到一年便见到了效益。正是方贤良的一举成功,让白河的农民看到了致富商机,茅坪镇的陈庆、小双镇的吴绪国、仓上镇的柯昌武等纷纷加入了规模化舍饲养牛的行列。

“规模化舍饲养牛的关键是要能够掌握饲料青贮技术”,县畜牧中心高级畜牧师裴为富介绍说:“青贮饲料气味芳香、柔软多汁、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牛羊等食草类家畜喜食的饲料。它较传统的风干秸秆饲料相比,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高,其营养价值更丰富,四季皆宜喂养,利用率更高,是规模化养牛饲料供给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县主要推广玉米带棒秸秆青贮技术,该技术简单、易操作,成本低,且能解决冬季饲草匮乏的问题,受到养牛专业户的普遍欢迎。

白河县的养殖方式正逐步由传统的家庭放养、散养的方式走向规模化养殖,极大地提高了养殖的规模效益和养殖户的积极性。笔者来到茅坪镇陈庆的养殖场看到一排整齐的棚舍,他养的牛个个膘肥体壮,陈庆说:“以前靠粗放散养的养殖方法,顶多能养个三、五头,一年到头受累不说且收益还不行,现在实行棚舍养牛,目前存栏已达到100余头,还养了几头母牛,今年产了犊牛,全部用玉米秸杆和其他农副秸杆进行青贮饲喂,适量补饲精料,每天喂食饮水2-3次,省时省力,还不耽误其他农活,明年我打算成立养牛合作社来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目前,白河县已经发展舍饲养牛户10余户,养殖规模都在20头以上,存栏总数达到500头以上,养殖效益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