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耗时19个月 《白鹿原》歌剧版西安首演

17.12.2015  13:32

  一部《白鹿原》震撼着千万读者的心,其非凡的艺术魅力也吸引了多个领域的艺术家对它进行改编和再创作。秦腔、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各个版本的《白鹿原》共同演绎着白、鹿两个家族的风云变幻、爱恨纠葛。前晚,歌剧《白鹿原》又在西安音乐厅举行了首演,给这部文学作品再添新色彩。

  15日晚首演前,歌剧《白鹿原》举行了媒体见面会,一众主创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本剧由陕西省文化厅特别推出,从陕西走出来的著名作曲家程大兆担任编剧和作曲,易立明担任导演,西安音乐学院院长王真担任监制。主创们表示,歌剧《白鹿原》旨在向经典致敬,力求打造具有时代意义的陕西文化名片。

  在见面会上,本剧编剧兼作曲程大兆坦言用歌剧形式呈现《白鹿原》确实难度很大,“我们找过不少编剧,但他们都表示太难了,最后我自己下决心改编这部作品。”程大兆精读原著十余遍,在吃透作品的基础上,把歌剧这种外来艺术形式和《白鹿原》这个典型的关中故事进行了结合。最终呈现出来的歌剧《白鹿原》以黑娃和田小娥为主线,以抒情咏叹为主要结构,重点表现了发生在两人命运中多重情感的碰撞。剧中展现了黑娃与小娥极具悲剧色彩的爱情,黑娃与发小白孝文、鹿兆鹏被扭曲的友谊,以及黑娃与父亲鹿三、鹿三与儿媳小娥的尖锐矛盾。

  程大兆说,“黑娃和小娥两个人的个人命运和家族命运、国家命运都紧紧相连,折射出那个时代社会变革对个人的冲击,其中渗透着的悲剧感也正好是原著的核心精神。”在这条最具戏剧张力的故事线索中,黑娃和小娥对人性、对自由的强烈呐喊,都被融入了充满戏剧性的声乐演唱与演奏中,恰似一曲白鹿原上的历史悲歌。

  据介绍,从2014年5月与陈忠实签下改编协议开始,歌剧《白鹿原》的推出耗时19个月,其间主创团队耗费了大量心血,担任演奏、合唱的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合唱团也全身心投入。

  15日晚上演的歌剧《白鹿原》音乐会版,由陕西指挥家侯颉执棒,主要角色全部由当今活跃在国内外的中国青年歌唱家饰演。国家大剧院驻院女高音歌唱家、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得主周晓琳饰演田小娥,旧金山歌剧院签约歌唱家、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第15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声乐组银奖得主王传越饰演黑娃,男中音歌唱家、CCTV青歌赛金奖得主孙砾饰演鹿三,两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银奖得主、男高音歌唱家王泽南饰演白孝文,中央戏剧学院男低音歌唱家赵明饰演白嘉轩,男中音歌唱家赵一峦饰演鹿兆鹏。出品方表示,之所以起用青年实力派歌唱家担纲演唱,是希望发掘中国歌剧界优秀的“新声力量”,赋予经典新的生命力。

  图为歌剧版《白鹿原》表演现场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