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哲学应当从人的世界走向自然

17.12.2014  13:58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分析》编辑部、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和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同举办的题为“第十届《哲学分析》论坛: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全国学术研讨会”日前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会议对西安交通大学邬焜教授创立的信息哲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进行专题讨论。

与会学者对邬焜教授的信息哲学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教授索伦(Soren Brier)和他的中国学生周理乾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做了会议报告并参与了讨论。他们的报告指出,邬焜教授的信息哲学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该哲学体系通过对存在领域的重新分割发现了被以往哲学理论所忽视的客观不实在域,具有原创性与启发性,已引起欧洲哲学圈的关注,相信将会越来越有国际影响力。法国国际跨学科研究中心研究员布伦纳在提交的论文中认为,邬焜信息哲学可以被看成是哲学的一种根本的信息转向,反映着一种时代的信息精神,其研究对于恢复辩证法作为一种适当的哲学策略和包括社会及政治科学在内的科学策略作出了贡献。陕西省社科院王玉樑研究员认为,马克思所倡导的治学精神是理论要彻底,而邬焜的治学特点就很好地坚持了理论的彻底性。中国人民大学苗东升教授指出,中国的科学哲学是从西方引进的,学界弥散着浓厚的学术自卑感。邬焜的信息哲学是中国科学哲学界独立创建的第一个理论体系,为哲学界树立了榜样。西安石油大学副教授李国武从九个方面概括了邬焜教授的学术品格,认为邬焜在对信息哲学的研究中形成了独特的宏大视野、独思感悟、高明独断、理性思维的精神和思想风格。

有些学者还对邬焜教授的信息哲学提出了质疑和商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肖锋教授认为,信息作为对象的“虚化”存在方式,和精神属于同一序列的存在,它并不构成一个独立的“第三类存在”,所以信息哲学并没有带来什么“全新的哲学革命”。中国社会科学院段伟文研究员认为,传统哲学所坚持的哲学基本问题并不一定是基本的,高度概括的体系化信息哲学是一种封闭性的话语体系,其价值与意义值得进一步推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邓波教授通过对西方本体论传统基本观念的梳理,对邬焜的信息本体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认为它不是严格意义的本体论,而是响应信息时代精神的自然哲学。

邬焜针对相关讨论意见进行了回应。他认为,我们可以把自然本身看作是本体,并由此出发确定物质、信息和精神的存在论地位。在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这个最高划分层面上,逻辑分析失效了,我们只能从现实事物的不同存在方式的对应关系中给出相应的阐释。只有确定了不同的存在域才能谈及不同域之间的关系,所以,存在领域的划分才是哲学的最高范式,只有在这一层面发生的变革才是哲学的根本变革。所有的概念和理论,只有在特定的系统关系中才能够获得规定和理解。没有体系的哲学仅只是某些支离破碎的个别意见而已,根本无法引领整体哲学的进步和发展。邬焜指出,真正的哲学应当从人的世界走向自然,把胡塞尔悬置的一切重新找回,建立一个人和自然,物质、信息和精神相统一的全新哲学,这样的哲学才可能为当代信息生态文明提供合理的哲学基础。

哲学分析》编辑部成素梅研究员认为,此次论坛体现了国际性,通过将中国的学术思想和国际学术思想的比较、对话彰显了我们自己的学术特征和活力。此次会议跨学科的视野得到了跨学科的交流,与会代表不仅有哲学家,还有科学家,这使得会议的讨论既有科学的底蕴,又有哲学的视野。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