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奋进成就新的梦想——2015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

03.02.2015  10:49
        1月25日,西安丈八湖畔,寒风已带春意。
        上午9时,陕西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在大礼堂,省长娄勤俭走到报告台前,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1.4万字的报告,向世人展示了三秦儿女实干的精神、稳健的作风、无惧的干劲;传递出陕西改革、创新、发展的坚定信心;向世人展现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大礼堂内,掌声阵阵,传递的是欣喜,是赞赏,是希望,是期待!
        一份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下的陕西答卷——
        2014年,国际经济形势波谲云诡,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面对复杂多变的大环境,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上下勇于担当谋全局、埋头苦干不张扬、发挥优势补短板,为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完成生产总值1.77万亿元,增长9.7%,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4366元和7932元,增长9%和11.8%;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3%,位居全国第五;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
        细观这一年发展的肌理,稳增长是发展的主轴。2014年,陕西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长17.8%,其中民间资本增长21.1%,大西客专、西安地铁2号线南段、汉中机场、李家河水库等项目建成投用,引汉济渭、东庄水库建设取得突破进展;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
        调结构是发展的主要方式。非能源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能源工业13.4个百分点;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和国内首个煤电铝镁合金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三星闪存芯片项目如期量产,西部最大智能终端生产基地中兴1500万部手机项目开工;20个省级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启动建设,技术合同成交额和专利授权量分别增长20%和9.5%,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
        城镇化是发展的重要引擎。全面放开中小城市户籍,投资139.3亿元建设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31.59万套;西咸新区获批国家级示范区,出台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31个文化旅游名镇旅游收入达33.2亿元;陕南搬迁开工住房6万户、完工5.3万户,陕北开工4万户、完工3.2万户,秦岭北麓和渭北旱塬开工1.42万户、完工1.15万户,延安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全省建成新型农村社区236个,114万人脱贫……
        生态建设是发展的科学保障。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18.8万辆,率先实现国V油品供应覆盖全省,关中地区煤炭消费首次出现负增长,西安连续十个月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十位;渭河三年变清目标如期实现,汉、丹江水质稳定在Ⅱ、Ⅲ类;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受益群众超过130万人;淘汰过剩产能341.4万吨、3700万米,造林绿化497.6万亩,保护恢复湿地146万亩,退耕还林56万亩……
        幸福民生是发展的生动注脚。城镇新增就业43.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96.3万人;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高出国家标准30元,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在全国率先减半缴费;营养改善计划在全国率先覆盖全省,惠及学生230.8万人;安全生产事故起数降幅居全国前列……
        数据直观,最能说明问题。经过不懈努力,我省已然聚集支撑中高速、迈向中高端的强大势能,必能在新的期许中展开新的美丽图景。
        一番新常态下提质增效的成功调适——
        调结构、转方式,是陕西主政者谋发展的重要课题。
        从2014年一季度起,省委书记赵正永就多次强调,陕西的发展要主动适应换挡期,认清换挡是“调速”而不是“失速”,找准发展的合理区间。因此,在新常态的阵痛中,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陕西坚持把调结构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大力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战略,逐步清晰了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陕西路径,实现“雁行破阵”。
        科技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强有力的“助推器”。在能源化工产业方面,我省以关键技术成果产业化为抓手、能源化工产业基地为载体,突破能源资源转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同时以提升装备产品技术水平为抓手,着力推进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打造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的新型产业链,建设关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并以科技成果中试为抓手,聚集各方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2014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716.2亿元,增长15.9%。
        与科技的发力并行,陕西积极改造提升食品、医药、纺织等传统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依托国家级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围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壮大产业集群,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扩大居民消费、大力促进文化产业、推动金融、物流等快速发展……以适合自身特点的方式加快转型,陕西对发展运筹帷幄。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亦将这份筹划深入继续——
        稳定优势骨干行业产销与培育新支柱产业同步发力,加快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
        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以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与整体质量保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
        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增加群众收入和培育消费新业态上,千方百计激活消费需求;
        紧紧围绕结构调整方向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
        目标和方向已定,行动与措施正待下一轮起跳。
        一曲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嘹亮大歌——
        攻坚克难的道路上,改革是2014年最动人心魄的时代强音。
        “全省上下要坚持以改革为统领,围绕改革谋划发展、寻求突破,找准定位、履职尽责,切实把改革贯穿到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年初,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省委书记赵正永一声动员令,三秦大地开启全面深化改革大幕。
        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深化镇村综合改革,撤并乡镇195个、行政村9801个。
        ——扩权强镇试点范围推广至33个重点示范镇,选择10个欠发达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全省累计有506万农村居民成为新市民。
        ……
        加快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
        ——出台《推进混合所有制发展的意见》等,推出39个、2700亿元的重大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试点纳税人共计7.6万户,累计减少税收22.7亿元,97%的纳税人税负下降。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紧扣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省属科研资金60%用于企业创新。
        ……
        加快社会领域改革:
        ——出台重点社会保障对象管理《暂行办法》,连续10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建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全年新增就业43.6万人。
        ——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省172所县级公立医院与367所乡镇卫生院实行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
        ……
        此外,在民主法制领域、文化领域、党的建设和纪律检查等方面的改革均在同步进行。全省共取消下放省级审批事项556项、精简幅度达52.7%,全面实行先照后证工商登记制度,清理规范涉企行政收费22项。全省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30.25万户,增长34.68%。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过去的一年,随着一项项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陕西全面深化改革扎实起步,并以破竹之势,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娄勤俭谈到新一年的改革工作时说:“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简政放权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为重点,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提升综合治理水平为重点,切实搞好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
        深化改革,陕西有力有为,蹄疾步稳。
        一个努力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奋斗目标——
        家住延安市宝塔区麻洞川乡玉家崖的殷社平,今年冬天又将迎来一个红火年。
        这个50岁、高高瘦瘦的庄稼汉凭着自己的一股子干劲儿,靠着种植烟草,在政府和烟草企业对烟农种植户的政策扶持下和农技人员的帮助下,走上了致富路。2014年,殷社平家的烟草种植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他不但供两个孩子上了大学,还盖了楼房,开上轿车。现在,他逢人便说自己“过上了幸福生活”。
        2014年,整个陕西的城乡居民收入都在“涨不停”。收入分别达到24366元和7932元,增长9%和11.8%。
        2014年初,在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长娄勤俭表示,就业再就业将是2014年陕西省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岁末,首要任务圆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3.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05万人,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8.5%,转移农村劳动力696.3万人。
        还有社会保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标准提高80-200元,22个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险待遇得到调整。西安市统一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统一提高至130元……
        就业再创新高、收入持续增长、社保日益健全。陕西以全年民生支出323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1.7%,保障着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也保障着更多三秦百姓的幸福生活。
        民生幸福没有“终点站”。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续写着“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承诺。站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起点上,我省将在推动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办好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持续着力,坐言起行,善作善成。
        一卷通向未来的美好蓝图——
        通读这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深深体会到陕西主政者在“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目标引领下更多的“深谋”和“远虑”。
        这“”和“”,是深知增速换挡、动力切换、结构优化、效益提升面临着比其他地区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这“”和“”,是洞悉了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带来的难得机遇;
        这“”和“”,是对多年积累让陕西集聚了能够支撑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强大势能的自信;
        这“”和“”,亦饱含着人民的期和盼,充分考虑着人民的美好诉求。
        一份沉甸甸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充分听取了多方意见之后的结晶。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省长娄勤俭说,政府工作报告就是要体现群众心声。他专门召开会议,征求部分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省级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以及社会各界代表的意见建议。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也分赴各地,聆听社会各界干部群众的心声。
        根据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医务界人士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反馈意见,报告充实了社会办医方面的内容;
        根据金融部门的意见,显著增加了金融工作的分量,在工作安排中增加了“组建消费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争取民营银行试点取得突破,加快省内银行‘走出去’步伐”等内容;
        根据四中全会精神和政法系统的意见,对依法加强社会治理作调整,增加了“建立法律援助制度”、“依法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社会治安工作机制”等内容;
        ……
        三个多月的时间,发扬着民主、集中着民智、反映着民意、凝聚着民心,进行了三次全面审改、100多处修改的《政府工作报告》成型。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伴随着报告的诞生,我们开启了新的征程。让我们砥砺奋进、开拓创新,让我们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一起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共同兑现幸福的承诺。
      (汪曼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