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5年全省农机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06.01.2015  12:53

各设区市农机(农业)局(中心、委)、杨凌示范区农业局,韩城市农机中心,神木、府谷县农业局,省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2015年全省农机化工作要点》予以印发,请各地、各部门依据工作要点及任务,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做好工作衔接、任务分解和组织实施工作,确保2015年农机化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

2015年1月5日

 

 

2015 年全省农机化工作要点

 

全省农机化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和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培育,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抓好农机化重点项目实施,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强化农机安全管理,加强行业自身能力建设,推动全省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工作目标: 农机总动力达到26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115亿元。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 探索农业机械分类补贴。 以优化装备结构、提升综合水平、促进产业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增强补贴政策的精准性、导向性。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重点补贴突破四大关键技术所需的、先进适用的大马力、高性能、复合型机械。二是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大对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先进适用机具的补贴力度,助推农机化向全面、全程发展。对市场趋于饱和的普通机具适当降低补贴标准,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三是继续落实延伸绩效考核,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改革创新力度,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科学、规范、公开、透明、高效、廉洁落实。

二、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一是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以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为重点,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机械深松、节水灌溉和稻油机械化收种等四大关键技术,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二是推进十大农业全程机械化模式创建。 引进、配套先进适用机具,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完善技术模式、装备配套方案和生产经营模式,力争年底完成创建任务。 三是加快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 扶持宝鸡、杨凌、渭南、安康、榆林等区域性农机新机具试验基地建设,突破玉米机收、油菜直播、水稻育插秧和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等薄弱环节,加快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

三、抓好农机化重点项目实施。一是保护性耕作项目。 对2013年以前的项目加快竣工验收,确保工程投用。强化在建项目的监督检查,争取省级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30万亩。 二是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力争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达到2850万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0%,重点区和禁烧区利用率达到96%以上。 三是百库工程建设项目。 继续抓好果蔬贮藏百库工程建设,创新管理办法,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四是支持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 继续支持咸阳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扶持宝鸡、西安、渭南、榆林等市积极申报全国农机化示范区。

四、完善农机安全“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一是落实 “两免一补”惠农政策。 加快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促进农机“三率”提高,从源头上消除隐患,保障安全。力争2015年底农机登记率、检验率、持证率分别达到80%、80%、60%以上。 二是推进警监联合执法“武功模式”。 争取财政、安监、公安、编办等部门支持,合力推进警监联合执法“武功模式”,加快建立县级警监联合执法机构。 三是提升农机互助保险服务水平。 管好用好财政补贴资金,健全互助保险管理制度,探索强化监督管理的新办法,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参保率和化解防范风险能力。农机事故和死亡人数控制在省安委会下达的控制目标以内,杜绝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农机事故。

五、构建新型农机经营体系。 以“扩量、提质、增效”为目标,构建新型农机经营体系。 一是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 通过项目带动,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基础建设,提升装备能力,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力争全省新建农机合作社100个,重点扶持一批固定资产原值在500万元以上的示范社。 二是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搞好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农机维修、销售、中介、租赁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竞争活跃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 三是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加强各类农机人员培训,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全年计划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3.8万人次。

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一是抓好党建工作。 严格遵守党章,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强化廉政警示教育,加大违法违纪问题查处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二是加强依法行政。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提高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为我省农机化依法行政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改进机关作风。 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落实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成果。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纪律作风整顿,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决策水平。 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加强机关正规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增强系统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关心离退休干部生活,落实各项待遇,解决困难问题,让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认真开展对口扶贫工作,帮助当地老百姓早日脱贫致富,树立农机行业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