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都捐1000元 直到我动不了那一天

22.05.2015  04:01
核心提示: 20日,本报以《抚养脑瘫弃婴13年 的哥偏瘫后陷困境》为题,报道了感动陕豫两省的一对夫妇。21日,“正能量接力赛”继续上演,除捐款外,有更多爱的场面、承诺:公益记者微信号粉丝带着医生上门给朦朦检查,将免费给孩子康复治疗;爱心女士上门塞下1000元,称以后每月都给他捐1000元;爱心夫妇说将长期给郑国廷提供针灸等治疗费,直到康复;联动媒体《大河报》已与当地民政部门取得联系,给郑国廷申请低保……陕豫人们也深深打动了郑国廷夫妇!

新闻提示:

20日,本报以《抚养脑瘫弃婴13年 的哥偏瘫后陷困境》为题,报道了感动陕豫两省的一对夫妇。21日,“正能量接力赛”继续上演,除捐款外,有更多爱的场面、承诺:公益记者微信号粉丝带着医生上门给朦朦检查,将免费给孩子康复治疗;爱心女士上门塞下1000元,称以后每月都给他捐1000元;爱心夫妇说将长期给郑国廷提供针灸等治疗费,直到康复;联动媒体《大河报》已与当地民政部门取得联系,给郑国廷申请低保……陕豫人们也深深打动了郑国廷夫妇!

第六棒:

让人感动的8年媒体读者情

自从前天报道首日,阿里公益联合三秦都市报、大河报给郑国廷奖励1万元正能量奖金之后,正能量接力赛从第一棒开始便不断接力,一直在持续。

昨天早上7:32,微信的提示声已响起来,“给你转账”请收钱,打开后,是公益记者爱心粉丝马宝铃捐赠的500元善款。他是 西安 亿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说:“支持做公益,我尽一点微薄之力,做公益的人,才是最值得尊重的!”

8:31,微信的提示声又响起来,打开后,是爱心粉丝吴蓓捐赠的50元,捐赠理由是积少成多,每个人捐一点,就能帮助一家人渡过难关!

8:42,爱心粉丝梁女士说,她要去郑国廷家里看看,她捐款100元,目前在发动同事们捐款。“一方面为的哥感动,他把脑瘫弃婴抚养13年,另一方面,三秦都市报8年前报道了郑国廷的感人事迹,8年后的今天,郑国廷在最艰难的时候想到向三秦都市报求助,这也是让人感动的8年媒体读者情啊!”

“公益记者”是三秦都市报秦人矩阵的一个子账号,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益起来(举办各种公益活动),正能量(报道正能量故事),好人榜(好人好事,志愿者服务),献爱心(资助方做公益),求帮助(贫困方或疾病方或失主等求帮助),拉拉手(资助方和受助方互助)等。可扫描二维码、也可搜索公众号 gongyijizhe或公益记者关注!

第七棒:

公益记者粉丝上门给朦朦体检 免费治疗

昨天9时许,三秦都市报的公益记者微信公众号粉丝, 陕西 卓恩康复中心负责人倪娟,带着康复医师姚金鹏,专程来到位于灞桥的郑国廷暂住的岳父家,上门给朦朦进行检查。

见到记者,朦朦笑着叫阿姨。没想到一见到有陌生人来,朦朦躺在沙发上哭了起来,“朦朦就不走,朦朦就不走!”大家都愣住了,郑国廷道出了原委:前天电视媒体的记者和他电话交谈,说家中如此贫寒可以把朦朦交给爱心单位抚养,不小心被朦朦听到了,她一晚上不高兴,哭了几次说不离开这个家。“这位医生叔叔是给你来看病的,不是带你走的,爸爸妈妈在哪里你就在哪里,永远不和你分开。13年都撑过来了,现在有这么多人帮助咱们,肯定能挺过去!”郑国廷好言安慰后,朦朦破涕为笑,接受康复医师检查。

只见姚金鹏拿着叩诊锤,在朦朦的膝盖处轻轻敲下去……进行了神经内科检查和看了相关CT片后,姚金鹏说,朦朦属于痉挛性脑瘫,语言发音落后,四肢肌肉张力高,走路平衡性差,得进行康复治疗。倪娟说:“我们中心先给朦朦提供3个月(每天3个多小时)的免费康复治疗,有针灸、推拿、物理训练、语言训练等等,通过这些改善朦朦的肌肉张力,协调能力,走路能力,以达到生活可以自理的能力。如果3个月后,朦朦的母亲脱不开身(要接送小女儿、照顾郑国廷),我们免费给他们家提供康复器材,他们在家里就可以锻炼。”

第八棒:

女士上门送钱 称以后每月都捐1000元

就在记者和康复医师在郑国廷家中时,10时许,郑国廷接到一个手机尾号为066的爱心电话,“电话里的女士刚才问路,已经走到我家附近了,说要帮助我们一家人,每个月都给我捐1000元,直到她哪一天动不了了!”郑国廷激动地对记者说。

11:00,门外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开门后,只见一位梳着马尾辫、戴着眼镜的女士,手里拿着一沓钱,“这是郑国廷师傅家吗?”随后,把钱塞到郑国廷手中,转头就走。记者追出去想要采访,对方边跑边说:“不用了,不用了,这是我应该做的!”郑国廷说,这就是刚才给他打电话的女士。

第九棒:

夫妇称长期资助郑国廷的偏瘫治疗费

“看到你们的报道后,我愿意接受电话采访,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活动中来!”昨天,任展辉对记者说。原来,他和妻子某投资公司董事长王文娟,已经默默地资助了郑国廷两个月的针灸治疗费8600元。

郑国廷说,前段时间妻子带着轮椅上的朦朦偶遇任展辉,看到朦朦的情况后,任展辉当场给了3000元,并互留了电话。后来得知郑国廷多年前被报道的消息,佩服郑国廷的为人,给郑国廷在咸阳介绍了一个出名的中医,并资助了两个月的针灸费。“只要有效果,郑哥一直治疗,我们一直会资助下去,时间长短无所谓,直到他康复为止,如果在那里治疗效果不行,还可以去其他地方治疗。”任展辉说,父母一直教育自己看到别人有难,要伸出援手,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光是一个人、一个企业做公益,远远不够,有了媒体的力量,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活动中来!”任展辉说,任何群体,不论富裕,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捐款1元、10元、1万元,所积的功德都是一样的,涓涓细流汇集成大海。

第十棒:

大河报》联系好民政部门 为郑国廷申报低保

昨天,河南《大河报》以《阿里公益奖励好的哥1万元》为题,进行了追踪报道。

郑国廷出生在河南,最近15年来一直在西安当出租车司机、在西安生活,他们一家人的困境也牵动着河南人民的心。昨天下午,《大河报》记者说,其热线收到群众的来电,郑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在电话中说,她想捐一笔钱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要走了郑国廷的电话,称会与郑国廷直接联系。

昨天16:52,《大河报》记者传来好消息,称已经与当地民政部门取得联系。由郑国廷的哥哥郑建廷代办,给郑国廷一家人准备申报最低生活保障的材料,之后将材料递交至当地村干部手中,由村干部往上逐级申报,最终将由南乐县福堪镇民政所审批。

郑国廷得知此消息后,开心极了,立即让哥哥准备相关资料,希望早日把材料递上去,早日审批下来。

我们怎能眼睁睁地看着好人落难?本报特开通“正能量接力”热线:965369,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加入进来,为这个好心的家庭奉献自己的爱心,让爱传递下去!

爱心捐款账户,户主:郑国廷;开户行:建设银行纺建路支行;账号:6217004220028131401。

首席记者 姬娜

一对夫妇感动陕豫 三秦都市报 大河报 新闻联动让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