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产研究所2015年上半年五项重点工作成效明显

28.07.2015  10:11
      2015年上半年,省水产研究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适应渔业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重点项目推进有力,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引进农业部重点推广养殖新品种1000万尾,经中试培育后全部免费发放给我省52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水产养殖示范户,完成了“十二五”良种引进工作,使我省水产良种覆盖率提高了31%;成功制备大鲵虹彩病毒抗病毒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大鲵虹彩病毒病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成功解决了产业发展瓶颈难题。通过实施 “秦岭细鳞鲑自然种群保护及其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及“兰州鲇种质特性与自然种群恢复技术”等项目,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国内首次采用室内培养秦岭细鳞鲑活体饵料技术,成功培育出藻类及浮游动物,有效解决了秦岭细鳞鲑苗种开口活体饵料问题;完成了对兰州鲇的系统性研究,制定陕西省地方标准2项,建立了从4个方面68个指标全面评价鱼类肌肉品质的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二是扎实履行公益职能,全面完成上半年农业部及省水利厅下达的检测任务。通过技术创新建立了新型高效检测方法,完成了农业部及省水利厅下达的湖北、重庆、海南、陕西四省市场例行监测、产地监督抽查、风险评估、渔业环境监测、无公害产地认证等七大类检测任务,抽检水产品、水质样品583个,为政府部门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风险预警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该所加强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六个重点研究方向,将着力打造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渔业生态环境两个优势学科,不断提升单位科研与学科发展水平。

      三是积极推进基础条件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由该所申报立项的农业部黄河流域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黄河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等四个建设项目相继得到上级批复,该所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完成了部分项目的初设报告、发展规划、投资计划申请报告等。另外,完成了科技部下达的科研基础条件建设项目的仪器设备采购和招标工作,总招标费用接近200万元,科研手段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是深化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该所与陕西理工学院、汉中龙鲵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陕南特种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将致力于大鲵深加工技术、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技术、生物制品的研发。该所还与西安交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等单位开展研发合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五是项目立项取得突破,成果培育再添硕果。由该所申报的“陕西省水产种质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等三个项目首次入选2015年度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由该所主要承担并实施的“陕西省盐碱滩涂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获得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申报专利2项。上半年共发表论文16篇,实现了目标任务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