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教育局围绕“四个着力”加快推进社会民生体制改革

12.08.2015  02:52
            2015年以来,咸阳市教育局在加大全市社会民生改革专项小组督查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内部关于深化改革工作的考核评价和问责机制,传导改革压力,激发改革动力,围绕“四个着力”加快推进改革取得新成效。             一是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该市县域内城乡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和大学区、义务教育免费入学制度全面建立。2014年轮岗交流的校长318人次,教师达到1615人次,人数达到符合条件人数的5%以上。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和后续升学政策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健全,已经覆盖到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大学等各个层次。             二是着力加大职业教育改革步伐。 该市在全省率先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咸阳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及4份配套文件,构建起了该市“1234制”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在2014年市委市政府在彬县召开的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推进会上,举行授牌仪式,为咸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和4个区域职教中心一起授牌。市卫校、技工学校已经先期并入市职教中心;4个区域职教中心通过成立机构,建章立制的前期准备,均已挂牌运行。2015年4月份就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目前13个县市区都制订出台了规划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文件,彬县等5县区已超额或足额向学校拨付2014年中省市发展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及县级配套资金。旬邑、泾阳等4县落实了学校20%的教师自主聘用政策,县财政全额拨付外聘教师工资。             三是着力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该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考试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采取统一考试科目、统一招生计划、统一录取程序的办法,实行网上报名、网上填报自愿、网上录取学生。             四是着力调动社会力量办学。 目前,《咸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意见》已完成初稿,在学校用地、内部配套、招生政策、学生资助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举措,目前正在征求各方意见。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