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妻善用

18.08.2015  14:02

  前周写了篇有关《武则天》的观后感,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为爱妻出声”就“低层次”了?难道妻子受辱,丈夫为了显示“大公无私”而“忍气吞声”?连在言论自由的空间下,表达一下愤怒都不可以了?这令我回想到《武则天》中的李治。

  李治把武媚娘从感业寺中接回宫中并封为“昭仪”,再“封后”,当中遇到很大的劝谏和阻力,但这位看来无主见的丈夫也发怒,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决定。

  武则天作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有她的作用和贡献,但史上也留下许多批评和指责她的文字。在多个版本的电视剧中,人们也看到朝中大臣对她的防范、阻挠乃至恶言攻击,其中相当大的理由是,她是一个女人,而女人不能过问朝中大事。

  然而,史料也显示,她的确是一位智慧超卓、胆识过人的女子,但其才华能得到施展,在于有李治这位深爱并相信她的帝皇丈夫,给机会她协助处理政事,并因此累积经验和树立威信,后更和夫君并称天皇天后,共同打理朝政,而当时也是唐朝版图最大的时期。

  李治有一位精明而遭忌的夫人,甚至因此而被人嘲笑为“软弱无能”,但政绩在历史上都有不错的评价。这样的领袖男人到底是庸碌无为,还是知人善用?包括善用内子的智慧,也包括对妻子的合法庇护。(摘编自香港文汇报 作者:吕书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