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着力打造“宜居家园”三年行动计划出炉

20.10.2015  09:07
  本网讯 石泉县经深入调研、广泛求证,初步敲定“宜居家园”三年建设目标:实现居者有其屋,人均住房35平米以上。   为提升以人为本城镇化质量效益,推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石泉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幸福家园的城镇化战略目标。未来三年,将着力构建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居住环境品质,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健全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生态幸福家园。   构建宜居保障体系   围绕“宜居安居”民生期盼,进一步强化保障房建设与管理,提供充足的多样性房源,完善以公租房、限价房、城镇危旧棚户区改造安置房为主体,以商品房为补充,住房公积金、租房补贴为支撑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   准确把握房产市场动态,合理布局、适度开发、限量建设,着力提升商品房小区建设质量,精心打造高端成熟的金江龙庭、世纪红花、江南新城等商住小区。   强化危房改造,妥善解决特困弱势群体住房问题。以公租房建设为重点,以棚户区改造为中心,全面完成县城西关、老街、中学巷、影剧院、东门岭、东延、江南等棚户片区改造任务,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县城形象品位。   稳步推进移民搬迁步伐。积极落实陕南移民搬迁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立足当地资源特色优势,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分类有序推进移民搬迁,不搞一刀切。科学规划,着力建设好高质量的移民搬迁安置小区。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分类指导、相对集中、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基础先行、服务配套、有业安置、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推进“山下川、进社区、入城镇”扶贫致富,梯次搬迁,促进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群发展,要素集约利用,形成城乡一体统筹协调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严格控制规划区内个人建房。鼓励对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特色的私人宅院进行保护修缮,改造提升。加强古建筑、古院落、古民居的保护修葺,传承地域特色文化。   打造宜居保障品质   在充足多样化住房选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强化服务,完善居住质量,跟进配套设施建设,建立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   提升居住服务水平。借鉴和推广竹儿湾和谐社区建设管理模式,健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园林绿化品位,充分发挥住户自治自主自我管理职能,加强住户教育培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融入现代城市文明。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规范小区服务管理。(何蓉 通讯员 张义胤)                 责任编辑/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