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码通”,拒绝“一刀切”,应该给中老年人留“一扇窗”

16.10.2020  16:02

  “健康码”“行程码”“支付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智能终端的普及,各种各样的二维频频应用到各种生活场景中,“扫码”就可以走遍天下。

  对于智能手机使用熟练的年轻人来说,二维码提高了生活的效率,世界变得触手可及。而对于智能手机使用不熟练的中老年人来说,眼花缭乱的操作规则却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

  据统计,2019年末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例18.1%,这是一个不能被忽略的群体。而在中年人群体中,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

  “一码通”时代,应该给中老年人说“不会”的权利。我们要认识到,“一码通”的应用是为了便利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多一种选择,而不是剥夺另一部分人的选择,限制他们的权利。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逐渐下降,接受操作复杂的智能设备本身就是一个困难,对坚持原有行为习惯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

  科技更迭,也应该给中老年人学习的机会。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开设“识字班”“扫盲班”,提高文化普及率,把知识送到群众门前。如今,科技变化日新月异,不少中老年人成了“数字化文盲”,跟不上科技进步的速度。事实上,不少中老年人并非不愿意学,只是没机会学。一些社区设立爱心志愿队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在“数字化鸿沟”面前,我们要拉他们一把。

  拒绝“一刀切”,应该给中老年人留“一扇窗”。在西安的高铁站,我们欣慰地听到了“请扫二维码出站,老年人可凭身份证出站”的提示音。在疫情防控的压力之下,拒绝“一刀切”的冷漠,精细化与人性化管理带来的温情,就是数字化浪潮中给中老年人留下的“一扇窗”。这样的暖心举措还需要更宽广、更贴心。

  计算机科学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说:“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数字化生存也不例外。当我们日益向数字化世界迈进时,会有一群人的权利被剥夺,或者说,他们感到自己的权利被剥夺了。”大浪滔滔,数字化浪潮的奔涌无人能够阻挡,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浪潮激荡中为“落伍者”留下一片天空。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