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专家委员会在西工大成立

28.07.2015  22:54
            近日,“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专家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西北工业大学召开。

“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专家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西北工业大学召开
            该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魏炳波,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一坚,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编辑部主任关长空,以及来自航空航天领域的20余名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大赛组委会秘书长、该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李春科主持。             魏炳波代表大赛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他感谢各级领导和各位专家对首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的关心和支持,他指出本届大赛自2015年3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积极响应和广大研究生的广泛参与,大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他希望各位专家贡献才智,献计献策,共同把首届大赛办出高水平、高标准、高层次,形成品牌和精品。             关长空代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等主办单位在讲话中肯定了大赛秘书处和组织委员会在前期所做的大量细致工作,他希望专家委员会充分讨论和完善大赛评审体系,在作品评审过程中秉持“公平、公正、科学、专业”的原则,使大赛成为在研究生群体、研究生培养单位、航空航天业界和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力,被国内外培养单位和行业广泛认可的权威赛事。             经过研究生各培养单位的推荐和各主办单位的充分沟通,参加推荐会议的各单位专家对大赛专家委员会建议名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审议,增加两位专家后,大会一致通过了以陈一坚院士为主任委员,沈绪榜院士、唐长红院士、尤政院士、魏炳波院士为副主任委员及其他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名单,这标志着大赛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             陈一坚发表讲话。他指出“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是培养航空航天领域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落实中央关于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的具体举措。他表示将组织委员们以专业、高效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届大赛的评审规则和作品评审工作。             随后召开的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大赛评审办法、评审实施细则和评审专家库名单,委员们就其中的评审形式、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修改建议。在全体委员的认真参与下,本次会议完成了各项既定议程。             据悉,截至目前,大赛共有295支参赛队报名,涉及研究生培养单位70余家,共收到参赛作品210件。8月22-23日,首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决赛将在该校举行,届时将有70余支参赛队伍在古都长安进行巅峰对决。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