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富硒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紫阳县富硒资源开发利用调查

21.04.2015  11:38

2015年4月16日《陕西日版》第5版

      通讯员 余兴福 汪可平
      硒,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紫阳富硒资源优势突出,中国科学院经过对全球发现的富硒地层富硒区研究表明:“在所有富硒地层中,紫阳所处我国秦岭海槽早寒武纪地层的富硒程度最高,且有较理想的硒汇集利用地质地理条件。”1980年,紫阳县首次向国内外公布了硒资源的发现和含硒水平。而对于35万紫阳人民来说,则承载着兴县富民的期盼。30多年来,该县一直在艰辛探索、不懈努力,如何把富硒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
      “黄土”变“黄金”的努力
      走进紫阳县双安镇富硒核心区建设工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各种工程车辆来往穿梭,工人们挥汗如雨。据县科技局局长、硒资源开发研究所所长伍贤密介绍:“富硒核心区建成后,将成为陕西富硒农产品研发基地、富硒农作物栽培基地、高附加值农产品销售基地和富硒研究科考基地。
      硒的发现,给紫阳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30多年来,该县持续用力建设富硒产业原料基地,累计建成茶叶、金钱橘、魔芋、果蔬、硒菇、药材等产业基地达50多万亩。通过园区承载、企业引领、科技支撑,全县已有30多家企业从事富硒产品生产经营,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生产出了富硒茶、富硒魔芋系列食品、富硒矿泉水、秦巴硒菇、金元硒肽、富硒大蒜、富硒豆干、富硒鸡蛋、富硒苦荞等50多种产品,年综合收益超过30亿元。
      该县在硒资源研究与开发方面所做的科研工作亦可圈可点。紫阳富硒茶营养保健与抗癌研究,1989年在中国营养食品所通过科学鉴定,为国内外首次,获国家“八五”星火计划金奖;生产的秦巴硒菇,2002年通过省级科学鉴定,2003年获国家专利,2005年列入国家星火推广计划;以秦巴硒菇为原料通过高科技萃取技术获取的金元硒肽(硒蛋白多糖),经过沈阳仁济医院和大量的社会应用体验,证明其在抗肿瘤、促进造血、改善肝脏功能和胃功能等方面作用十分显著。
      此外,该县还积极抢占富硒产品标准制定“话语权”。起草制定了紫阳富硒茶、富硒矿泉水、金元硒肽等为代表的富硒产品生产标准。其中国家富硒茶标准、富硒矿泉水标准都起源于紫阳。
      仍有瓶颈待突破
      不容置疑,紫阳富硒资源开发研究利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仍有瓶颈待突破。
      首先是资金缺乏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以硒的初级生物资源开发为主逐渐向有机硒的研究和开发阶段过渡。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生物试验、工业化生产和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该县还没有为企业构建一个长效、稳定的资金运作平台,几乎没有一个开放式、持续而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县内富硒资源开发企业的资金需求除了自我积累、自我筹措和少量的政府扶持外,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银行贷款了。但银行碍于风险,对这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慎之又慎。
      其次,科技支撑引领乏力。特别是至今没有对全县富硒土壤资源进行详查,对硒资源分布和硒产品含量拿不出科学准确的数据。富硒资源开发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发展体系,涉及到食品、饮品、保健品、药品等很多领域,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早在几年前,该县就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由于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花费巨资购回的宝贝疙瘩设备成了摆设。目前,该县富硒资源开发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足。当务之急,必须引进科技力量,整合科技资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富硒资源科技产业化,早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再次,缺乏经营人才,是制约紫阳富硒产业发展的又一瓶颈。有人这样形容该县企业人才现状:“埋头自顾发小财的老板多,胸怀天下干大事业的企业家少。”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随着富硒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几个茶叶龙头企业带头人已经崭露头角,很有闯劲。
      找准支点撬动新“”望
      “说起来一火车,装起来一箩筐。”有人曾这样形容紫阳富硒产业基地的尴尬局面。
      近年来,该县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加速土地流转和林权制度改革步伐,促进生产要素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示范园区集中。累计流转耕地12万亩、林地8万亩,启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0个,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9万亩,厚朴产业基地总面积突破17万亩,成为全省厚朴面积最大县。“低山茶叶蔬菜、中山魔芋林果、高山木本药材”的立体农业布局已初步形成,过去单一、分散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
      扶持龙头企业,也是紫阳县加快富硒产业发展的重头戏。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一个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全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由小变大,由弱做强。该县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打破地域、行业界限,把资金、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中,先后扶持壮大富硒产业龙头企业24家,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种、养、销、加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今年2月,县委书记王晓江在县委常委(扩大会)上强调:“富硒是我们最具优势的资源,必须加大硒资源研发力度,大力发展富硒产业,深度开发富硒产品,力争用三年时间在硒资源开发利用上实现新突破、抢占制高点。
      盘点紫阳富硒产业,前景令人期待。在湖北恩施、贵州开阳、湖南桃源等地的硒资源开发企业以不可阻挡之势攻城略地之际,紫阳富硒产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拭目以待。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