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活动

14.07.2015  22:44
            近期,榆林市教育局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中国梦”实质、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内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活动。             一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升华和继承,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小学德育工作面对纷繁复杂的观念世界,要在多元价值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统领,并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融入社会实践全过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保证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广泛开展了省教育厅“新要求·大实践”系列教育活动,突出实践育人,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并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长效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固化于习。             二是扎实开展“中国梦”教育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这一宏伟愿景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全国人民的新期待。榆林市教育系统要在透彻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奋斗历程、实现路径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了“中国梦·教育梦·我的梦”系列教育活动,深入进行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既怀爱国之情,又树报国之志,把广大教师的“育才梦”、莘莘学子的“成才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让广大师生勿忘昨天的苦难和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和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和追求,从而激励他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教育振兴、个人发展的中国梦、教育梦、我的梦而不懈奋斗。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 习总书记参加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题队日入队仪式时对少年儿童提出“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新要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劝勉青年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告诫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广大师生深刻领会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并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行动指南,争当“四有”好老师,争做成才报国好学生。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