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外研社联合修订出版《新世纪汉英大词典》

20.06.2016  13:58
            2016年6月17至18日,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在西安举行。论坛期间,由西安外国语大学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修订出版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全新亮相,并于6月17日晚8点在曲江惠宾苑宾馆举办了发布仪式。陕西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姚红娟、《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主编杜瑞清教授、外研社总编徐建中、副总编章思英、该校党委书记邓志辉、校长王军哲、党委副书记龙治刚、副校长王峰、姜亚军及主创人员代表出席发布会。             仪式上,章思英、杜瑞清及姜亚军分别致辞。章思英在致辞中对国际译联、中国外文局、中国译协以及西安外国语大学对发布仪式的大力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杜瑞清在致辞中回顾了《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从立项到成书再到修订的艰辛过程,并对第一版主编惠宇教授及全体参与主创和修订工作的人员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姜亚军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我国两百年来汉英词典编撰的发展历史,并对能够代表西外与外研社携手为中国的词典编撰和翻译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感到无比荣幸,对全体参与主创和修订工作的人员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随后,杜瑞清、徐建中及王军哲为新书揭幕。同时,外研社向词典主创人员赠送了《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特别纪念版,向西安外国语大学赠送《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100册。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初版于2003年面世,在收词、释义、配例、翻译、词类标注等方面多有创新,被誉为我国第四代汉英词典的“开山之作”,得到广泛好评,先后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等奖项。2006 年,更是被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作为国礼,赠予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走出国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量网络用语及新词、新义纷纷出现,跟踪最新语言动态,筛选、收录有代表性的新词新义,为广大词典使用者奉献一部时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强的汉英大词典,成为出版方和第一版主创人员的共同心愿。修订工作于2010年正式启动, 主创人员大部分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均参与过第一版词典的编写。在杜瑞清教授的带领下,编者们以第一版的优势内容为基础,前后历时五年,新增条目近万条,修订条目7万余条。修订之后,词典收词范围更加全面,总条目达15万余条。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的修订源自翻译实践,全程以“读者第一、注重实用”和“语文为主、兼顾百科”两大原则为指导,更全面地覆盖了各类专门术语和日常用语,将为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文/邢丽伟) (责任编辑:黄晓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