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实现微纳米仿生器件可控制备

27.05.2015  10:43

      5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微纳加工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利用飞秒激光微纳米打印结合可控的毛细力驱动技术,实现了多种类型的微纳米尺度组装体的可控制备,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微小物体的选择性捕获和释放。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5月18日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壁虎能够爬墙,是因为脚掌上的微纤毛与墙壁接触时产生了很强的黏附力;孔雀羽毛五彩斑斓,是因为羽毛表面不同的微纤毛反射不同波长的自然光而成;猫头鹰飞起来一点声音没有,与其羽毛的微纳结构有关……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一纳米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就像一个乒乓球放在地球上一般。然而,现有的微纳米加工手段,包括紫外光刻、电子束刻蚀、离子束刻蚀等在内,在结构灵活性、加工效率、成品率,特别是可控性方面存在较大缺陷,极大地限制了仿生多级功能结构制备技术的发展。正由于现有微纳米加工手段的缺陷,人类至今还很难有效制备出如此微小尺度的仿生功能结构和器件。
  中科大研究团队提出一种激光打印结合毛细力驱动自组装的方法,在高分子材料中制备出一系列结构尺寸、力学常数和空间分布高度可控且一致性极高的微纤毛阵列,并通过人为控制液体与这些微纳结构之间的表面张力,可以高精度自由调控这些微纤毛阵列,从而实现制备大面积多级结构自组装的目的,同时实现对微物体的选择性捕获或释放。论文第一作者胡衍雷博士表示,这种制造方式过程简单易控,成品率高,且绿色环保,有望在分析化学、药物输运及释放、细胞生物学以及微流体工程等领域得到应用。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