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 环保发力

18.12.2014  11:53

2014年12月16日《陕西日报》第15版

      环保要兴,必须有坚强的科技支撑做铺垫。
      面对当前环保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陕西环境科研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全面实施以科技创新、环保标准和环境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环保科技工程,围绕“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一河两江”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污染物减排等重点环境问题,加强科技攻关、突出成果转化、完善标准体系,在努力为“美丽陕西”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持续不断向好、向优。
      1、高校资源,增强创新力量
      高校与科研院所结盟,形成了一支创新能力强、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由高校、省环科院和环保公益性科研院所等组成的科研队伍,为全省环保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
      针对重点领域如渭河治理和大气环境整治等问题,专门成立了渭河水污染防治办公室和大气治理办公室,建立了科研联席会议制度,西安交大、西安建大、长安大学和中科院地球所等单位参与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培育创新载体,我省建成了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为依托的陕西省环境保护大气细粒子(PM2.5)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以西安交大长天软件公司为依托的陕西省环境保护物联网等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并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这些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为大气细粒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电力环保、污水再生利用等污染治理以及污染源在线监测起到了研究与示范作用,为解决这些领域污染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平台。
      2、标准先行,源头掐断污染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行业都应该有相应的标准和法度,用来规范行业的发展,环保工作也不例外。因此,建立健全与我省环保相适应的技术法规、环境标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省通过制定实施《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汉丹江流域重点行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等环境标准,这两项标准的发布将有效地推动关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管理以及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汉济渭工程的水质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使技术上无法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和新建项目,不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迫使其退出市场或转移出去,有力地从源头上管控环境污染行为,促进了区域环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3、重点领域,攻克技术难题
      实现科研项目与环境治理需求无缝对接,以污染防治技术需求为导向,推进解决重大环保问题,是目前我省开展环境科研的“新常态”。
      针对环境问题高发区、环境污染重灾区,我省开展了如“渭河水污染防治专项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以环境科技的新突破,推动实现渭河治理新跨越。
      课题重点从渭河流域河道生态基流保障、污染源治理和环境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典型示范,渭河干流宝鸡段生态基流保障联合调度可视化系统示范工程、引洪(丰)入渗增加河流生态基流示范工程等示范工程建设完成,取得了渭河水环境管理标志性成果。
      技术方面,突破了造纸、浓缩果汁加工、清洁生产等20项关键新工艺和新技术,建成废纸造纸节水减排技术改造示范工程等6个示范工程,解决出水氨氮、COD达标排放准、污水再利用和污泥资源化问题,并出台了一批技术政策、规范,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为我国缺水型污染河流的治理和管理提供经验和示范。
      针对关中地区细颗粒物污染严重的紧迫民生问题,省环保厅统筹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地球所等科研团队力量,指导协作开展的《关中地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研究,进行来源解析、源排放清单及污染源削减方案研究,并以燃煤锅炉、水泥、汽车尾气为重点,完成细颗粒物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集成示范,为关中地区细颗粒物污染控制管理,保证该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该项课题已取得部分排放源清单的建立、站点采样及部分样品分析的阶段性成果。
      4、释放存量,促进成果转化
      环境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生产、生活、消费第一线,不能闭门造车,推动科研成果示范应用是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必要条件。
      推动新科研成果转化。把最先进的实用技术和管理制度在示范区域加以应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时,鼓励开展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组织召开企业科技需求座谈会,发布《陕西省先进污染防治适用技术名录》,为企业提供多项先进、实用和成熟的环境保护新技术。
      多渠道促进环保产学研合作。通过发布科技需求,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环保产业单位等优质科技资源关注和投身环境科技。参与承办我省各届中西部投资贸易与交流洽谈会,开展环保科技成果展示推介会,在省环科院成立了环保产业技术推广中心,组建省环保产业集团等,探索环保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
      拉动重点环保产业的发展。在抓好科技引导、政策鼓励等工作的基础上,我省紧紧围绕服务污染减排、农村环保等重点工作,大力推广应用最佳经济适用技术,释放科技存量,推动环保产业发展。近年来,环保厅多次联合省级有关部门召开了环保产业产需合作对接会、环保技术及设备展示交流会、农村环境整治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与处理技术现场会,使得一些新技术新产品及时得到推广和应用,有力推动了清洁生产、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