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七大举措支持关中协同创新发展

21.10.2016  23:07

        为了贯彻落实关中协同创新发展座谈会精神,努力把关中打造成全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策源地。省科技厅围绕科产协同、要素协同、主体协同、园区协同、转化协同、军民协同、政策协同等七个方面内容,着力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增强关中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一是加强科技与产业协同。围绕产业部署创新。聚焦关中各市(区)重点产业,加强与有关厅局会商协调,发挥各类科技智库作用,系统凝练重点产业创新链和关键技术创新点,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协同攻关。围绕创新培育产业。加强科技攻关,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增长点。
      二是加强资源要素协同。围绕关中各市(区)重点产业,按照横向全要素、纵向全链条方式协同配置创新资源。建设陕西科技云平台。加快在关中建立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发挥省市县三级统筹中心体系的承载、示范、展示、服务作用,推动关中协同创新。
      三是加强创新主体协同。围绕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旱区农业等优势领域,整合关中地区企业、高校、院所创新资源,组建创新大平台,实施科技重大项目。支持关中企业依托高校建立“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政府联合企业设立需求导向的研发基金。依托创新联盟设立“专利池”,推动专利成果以使用权许可方式在联盟内共享共用。
      四是加强园区平台协同。组建关中高新区联盟,适时将西安自创区试点政策拓展至其它高新区,打造科技创新政策洼地。通过高新区托管、设立“飞地”园区、反向派驻科技特派员等方式,促进各高新区联动发展。实施研发平台提升工程,围绕创新全链条协同部署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五是协同推进军民央地部省融合。支持西安试验区、自创区先行先试,突破军民、央地、部省创新资源融合制度性障碍,开展军口技术成果降密解密试点。推动关中地区军口(央属、部属)科研平台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立军口(央属、部属)科研院所与地方高校“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研究生、推动三个融合协同创新发展2个“人才池”。
      六是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入落实促进成果转化“陕九条”,支持关中各市(区)协同建立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众包众筹平台,培育转移转化人才。持续深化企业内创、院所自创、高校众创等众创模式。构建开放需求众包、创新创业大赛与种子天使众筹三位一体的助推模式。
      七是协同推进创新治理。建立省市科技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强化关中科技协同创新顶层设计,明确各市(区)科技创新功能定位和区域分工,就科技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加强统筹协调。探索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利益分配、科技人才共享合作等机制,加速区域内知识流动、资源共享和技术转移。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省科技厅围绕关中各市(区)确定的重点产业,部署各类科技计划3136项,安排经费超10亿元,集中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关中共获国家科技奖162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98.8%,占国家授奖总数的十分之一。关中共有国家高新区5家、省级高新区6家。2015年,关中5个国家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3982亿元,占全省比重22%。关中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716.2亿元,占全省比重99.2%。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