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科技发展的摇篮和温室 ——西安市创新平台建设侧记

27.08.2019  09:42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安交大供图)

  -首席记者杨斌鹄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既离不开一流的科技人才,也离不开重点实验室、大型科学装置等科技基础设施。如果把实验室比作科技成果产生的“摇篮”,那么科学城、科技小镇等科技力量的聚集区,则更像大规模孕育科技成果、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的“温室”。

  近年来,我市围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这个目标,不断加强各类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推进产学研深度协同创新,成效显著。目前,西安已经建成了众多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西安科学城建设稳步推进;各种硬科技小镇如同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也崭露头角。

  西安科学城建设加速推进

  科学城是中心城市旁集中设置科研和高教机构的卫星城,以信息、研究、交流为核心,进而与产业、城市等建立紧密联系的外延集群。

  去年,西安科学城开始建设,这是陕西省、西安市加强院地科技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成果,旨在把西安打造成全国原始创新策源地和创新人才聚集区,协同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助力打造西安科创大走廊,支持辐射带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创新发展,为将西安建设成为丝路科创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西安科学城位于西安高新区三次创业核心区,规划范围约19.93平方公里,2018年11月正式启动其核心区中科院西安科学园的建设。根据规划,科学园将建设科研机构聚集区、科学装置聚集区、创新平台聚集区、丝路科技合作区、科教融合聚集区等。其中,科学装置聚集区将以大科学装置建设为目标,培育建设一批高效率开放共享、高水平国际合作、高质量创新服务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大科学装置包括: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加速器质谱中心集群、西安阿秒光源、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西部质子(医疗)中心等。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赵卫说:“加快西安科学园的建设步伐,将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打造成原始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汇集地、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地,全面服务于陕西省实现追赶超越的目标,全面服务于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服务于西安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为西安建设丝路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奠定基础。

  截至目前,西安科学城一期启动区已有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项目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项目、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学院项目、阿秒光源大科学装置和光子制造国家重点项目、纳米研究院项目落定,同时明确了科普展览馆、住宅、学校等相关配套建设。

  硬科技小镇蓬勃发展

  位于沣西新城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占地面积约5000亩,总投资约229.7亿元,分为科研、教育、转孵化、综合服务四大板块,计划建设23个研究院、108个研究所。今年以来,西安交大“中国西部海外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高端装备研究院、理化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视觉信息处理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先后入驻创新港,创新港首个科研平台——高性能计算中心正式运行,西安交大致力打造“中国高校首个智慧学镇5G校园”。

  西北工业大学翱翔(无人机)小镇。位于沣西新城核心区,规划占地5平方公里,一期规划建设两平方公里,将建成一个以“空、天、地、海”无人系统产业集为核心,科研、教育、产业、金融融合发展的创新示范小镇。目前,小镇配套的科技成果及规划建设展示中心已对外开放,无人机产业化基地和纸基耐磨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创新港和翱翔小镇,是我市在建的硬科技小镇中的两个代表。硬科技小镇是以硬科技产业为核心,以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创业为特色,利用高校院所科教资源搭建的产学研平台。

  “西安光电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基础坚实,发展以硬科技产业为核心的科技小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等园区都在建设各具特色的硬科技小镇,将高效链接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吸引全球的‘硬科技’企业汇聚,实现‘地域文化+科技资源+服务平台+金融资本’的完美结合。”市科技局相关人士介绍。

  高水平实验室助推硬科技成果涌现

  现代科学技术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在实验室取得的,高水平实验室是取得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基础。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0个,市级在建重点实验室17个。此外,全市现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7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0个。作为制造业创新平台,全市现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个。今年6月,《西安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意见》出台,将大大促进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

  众多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已经成为我市不断产生新的硬科技科研成果的摇篮。例如,1995年10月对外开放运行的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西安交通大学的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近年来,该实验室围绕机械制造系统工程的前沿方向和国家需求,重点在增材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方面开展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工作,在科技部2018年工程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评为优秀。

  成立于2016年底的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由西安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5所大学及增材制造装备、材料、软件生产及研发的13家重点企业共同组建。2018年,研发大楼、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合作交流、可持续发展等工作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吸引各类人才200余人,孵化企业3家,受理发明专利45件、软件著作权3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0件,编制行业标准1个,实现营利4000余万元。

  新型研发机构崭露头角

  新型研发机构,是指有别于传统研发机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市场化运作,有效贯通基础应用研究、技术产品开发、工程化和产业化的科技研发创新组织,在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与孵化培育、人才培养与团队引进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

  我市目前正在重点推进中科院外籍院士姚期智的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建设,积极对接澳大利亚国家科学院院士布兰卡·武切蒂奇的人工智能通信研究院项目。同时,作为我市与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合作打造的新型研发机构,西安丝路石墨烯创新中心已于今年1月正式运营。

  此外,2018年1月被省科技厅授牌的延长—西北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陕西烽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技术研究院、中联西北院—西安交通大学能源环境与建筑节能联合研发中心、陕西富硒循环农业发展研究院等5家陕西省首批校企共建新型研发平台中,前4家均在我市。这些平台将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产业化的通道,助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技术应用。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