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依托“互联网+”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08.12.2015  18: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运用“互联网+”手段,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提供优质便捷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完善职前教育培训机制。 实施“就业竞争力提升计划”,搭建“课内、课外、网络”三位一体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加强“线上”课程建设,推进《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发展》必修课进网络,组织专任教师探索就业指导MOOC课程。建设“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学习成效在线测试以及网络职涯测试等,在校学生百分之百系统接受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育,网络课程学习人数超万人。组织开展“网上沙龙”“求职工作坊”“扬帆职场”“职业规划大赛”“就业指导服务月”等品牌活动。             ——打造就业信息化体系。 就业信息网站嵌入的“一体化系统”注册用人单位600余家,日均浏览量近3万次,日最高浏览量16万次,成为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来源。加强学生签约系统、自媒体平台建设,毕业生全部实现网上填报信息、实时查询就业状态;试点网投、网面、网签,建设移动客户端系统。推送“JOB微杂志”400余期,23000余名毕业生受益。建成200余平米的就业信息服务中心,坚持就业信息周报制度。推出“毕业生离校服务系统”,提供数字化、人性化、便捷化的一站式离校服务。开辟专栏进行“一帮一”“机器人+人工”双智能模式在线快速回复;鼓励教师、辅导员依托新媒体开展生涯发展教育和就业服务。             ——开启校企合作新模式。 建立80余个就业基地和百余家就业实习、实训基地,每年挂牌就业基地不少于20家;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建设“网上实习实践基地”,共享企业招聘、实习动态,发布学生实践实习项目。网上网下邀请2000多家重点用人单位进校招聘,组织10余次网络招聘会,供需比达1∶4。发挥就业信息员作用,积极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小微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就业市场,每年吸引40%毕业生就业。             ——反馈就业调研成果。 建立“就业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在即将毕业学生中开展网上“求职能力普测”和“求职效果调查”,95%以上学生参与;在已毕业学生中开展 “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找准学生能力提升方向,近50%毕业生参与。采取网上调研的用人单位回访新方式,了解服务质量及毕业生质量满意度,有的放矢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