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举措推动本科教育质量提升

07.09.2016  20:3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多举措办好一流本科教育。             —— 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一流本科建设。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制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积极推行按学科大类招生,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实施人才分类培养,支持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探索构建农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率先在全国农林高校及全省高校启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先后资助19个专业开展综合改革,其中12个专业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计划、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和专业综合实力提升计划,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信息化建设。在食品学院率先开设“3+1”国际双学位班,推动本科教育国际化进程。创建右任书院,积极探索全员教育模式。完善本科教学质量规范,建立教师资格认证与教学相关岗位准入制度,建立以认证为牵引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完善教学督导和教学过程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 落实主体责任,积极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成立正处级单位—教学发展中心,负责教师培训、教学评估和教育研究等工作,实施师资队伍扩充计划和人才引进与支持计划,深化人事评聘制度改革,专设教学为主型教师职称晋升通道,支持教师编写教材,支持教学团队建设,评选教学名师,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将教学成果奖励和科研成果奖励同等对待,建立以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本科教学津贴分配制度,同时重奖教学成果,设立最高200万元奖励额度的6类22项奖励项目,制订《教师本科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实施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加强过程管理,发放科教卓越贡献人才津贴,制订“金牌教师”奖励计划,对扎根一线教学,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钻研教学,专注学生成长发展,教学水平和效果公认,在教书育人中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突出的教学为主型教师及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教学科研型教师,按教学终身荣誉奖和教学卓越奖两个层次评选,最高奖励100万元。             —— 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教师投身教学。 学校瞄准“双一流”建设目标,把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创新能力相结合,实施教师海内外进修计划,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开展各类讲课比赛和教学水平评价,加强教师交流学习研讨,鼓励教师投身本科教学。优化本科教学环境,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用于教学仪器设备补充更新,近年来新增仪器设备近1.3万台(套),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23亿元(4万余台套)。新增教学楼面积20余万平方米,教学实验室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先后投资2.8亿元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建成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1个省级大学生农业标准化实践教育基地。每年90%以上的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生授课任务,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本科教育质量持续提高,本科生升学出国率38%以上。 (责任编辑:卢延辉      审核: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