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近期获得多项荣誉

22.07.2015  23: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近期在图书馆、大学生创新创业、学术研究等领域获得多项荣誉。             ——该校图书馆获中国图书馆学会2014年全民阅读先进单位。 中国图书馆学会为充分调动所属机构和各地图书馆学会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积极性,自2015年年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评选表彰组织得力,富有创意,贡献突出的单位并予以表彰奖励,评选结果日前揭晓,该校图书馆获得“2014年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奖”。             据悉,该校图书馆已经连续两年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奖”。本次评选表彰活动,中国图书馆学会共命名了28个“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其中高校图书馆8个,陕西高校没有入选单位;授予14个单位“2014年全民阅读优秀组织奖”,均为公共图书馆会省级图书馆学会,没有院校图书馆;授予69个单位“2014年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奖”,其中高校图书馆19家,有12家为“211”以上高校图书馆,该校图书馆是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为积极响应中国图书馆学会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号召,该校图书馆近年来在积极推动全校阅读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4年度,上半年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读书活动月,下半年开展图书馆优质服务活动月,以这两个大的活动为平台,共举办各类文化名人讲座、考研辅导讲座、图书信息资源利用讲座、开学季讲座等共计50次,开展各类外场活动53次,联合图书供应商开展中外文大型书展4次,接待外校和上级部门参观交流28次,承办各类摄影、书画展4次,全年免费向全校师生提供免费电影观影欣赏40部,全年总计各种各类活动179次。这种阅读推广工作的强度和广度在陕西省内高校图书馆中都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             多年来,该校图书馆一直致力于加速推进校园温馨的阅读环境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各类主题阅读推广活动,鼓励和引导师生走进图书馆,积极阅读,提高自我阅读意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在全校形成了走近书籍、崇尚阅读、追求文化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一系列的活动和做法,在陕西高校独树一帜,得到了陕西省图书馆学会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该校17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批。 日前,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2015年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该校推荐申报的170个项目获批立项(见附件),立项数量在省内高校排名中名列前茅。             该校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设立千万元校长基金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务处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切实加强项目的监督与管理;学校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场所、仪器设备和配套经费,确保项目的按时有效完成。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促进高校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学校在创新创业上的先进事迹前不久得到了教育部网站的报道。2015年省级项目名单公布只是个开始,各项目团队成员和指导教师应再接再厉,进一步完善项目计划、方案,认真履行职责,按时保质的完成项目研究工作,从而实现“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造就创业本领”的最终目标。             ——该校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专家组验收。 7月19日,“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创新团队验收会在该校北校区举行。中国科学院沈绪榜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王铁军、该校副校长杨银堂、西安交通大学韩崇昭教授、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胡昌华教授、第四军医大学罗二平教授及该校高新波教授等7人组成验收专家组参加了本次验收会。会议由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李人杰主持。             会上,该校副校长杨银堂代表学校教育部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教育部领导和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团队支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评价考核制度。他要求创新团队要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进一步做好创新团队各项工作。             专家组听取了团队带头人焦李成教授的总结报告,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现场考察及质询交流。经过认真评议,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团队已完成计划任务,达到预期目标,同意通过验收,成绩优秀。建议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和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在国家重大项目中发挥更大作用。             “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创新团队自2011年批复以来,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背景,针对目前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研究面临的理论与技术挑战问题,围绕计算智能与机器学习、SAR图像理解与解译等,在“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智能信息处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基础上,新建了“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研究中心”“大数据智能感知与计算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研究平台,在焦李成的带领下,形成了结构合理、管理有效、紧密合作的优秀科研群体。该团队在建设期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发表SCI论文185篇,出版专著2部,受邀撰写英文专著章节10章,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38项。新增包括国家“千人”计划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等各种人才计划入选者十余人,培养博士、博士后57人,硕士292人,其中包括12名外国籍博士,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及创新团队成员参加了验收会。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