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科技工委 省科技厅学习《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07.06.2016  23:34

    6月7日上午,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厅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议,集体学习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学习李克强总理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讲话,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谈话函询中不如实向组织说明情况典型案件及其教训的通报,学习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的通知,传达学习了《省委组织部毛万春部长到省委科技工委调研督查“两学一做”时的讲话》。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卢建军主持学习。
  会议指出,《纲要》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它明确了未来几十年创新驱动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是新时期推进创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的一大亮点是对产业技术体系进行了系统部署,提出了要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先进管用、开放兼容、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它指明了9个重点领域技术发展方向,包括信息、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现代能源、生态环保、海洋和空间、新型城镇化、人口健康、现代服务等,是今后要集中攻关的重点。它提出创新驱动发展2020——2050“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相互呼应、提供支撑。
  会议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就是要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模式转变”进行布局,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双轮驱动”就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同步发力,“一个体系”就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六个模式”就是在发展方式、发展要素、产业分工、创新能力、资源配置、创新群体方面实现根本转变。重点是要实现传统要素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主要通过4个方面来实现:第一,通过提高要素的生产率,来解决质量和效益的问题;第二,通过生产要素的新组织,来突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第三,通过关键技术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来解决自主可控的问题; 第四,动员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通过全社会的积极性来实现新的发展。
  会议认为,贯彻落实《纲要》要服务于国家总体部署,紧密结合陕西科技资源特色和发展基础等实际,从产业入手做好转移转化这个关键环节,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一是要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习总书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要求,针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改革清障、政策搭台,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激励力度,提高各级科技人员的稳定性收入比例,在科研经费上给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快培育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当前,急需加强两个方面人才的培养,一个是创新型企业家,另一个是技能型人才。二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从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区域创新4个方面着重攻坚,确保战略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特别是要抓住水资源、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等重大问题和电动汽车、高端芯片、发动机等重大产品,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为陕西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要进一步提高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科研院所、高校的原始创新和服务发展能力,加快发展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组织,培育壮大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主体,使创新各主体、各环节、各方面有机互动、高效协作。要进一步强化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形成稳定的支持机制,加快突破战略必争的重点领域,拓展陕西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三是要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结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紧扣发展新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更加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环境,系统部署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进一步加强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着力从体制机制上突破产学研脱节,合力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实现“三个陕西”的奋斗目标做出贡献。
  会议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陕西实现追赶超越、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创新驱动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瞄准产业技术创新九大重点方向,围绕产业部署创新、围绕创新培训育产业,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园区平台承载作用和人才核心作用,加快园区承载孵化、科研研发应用和军民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优化环境,激发活力,各处(室)要对照创新驱动“六大保障任务”,积极思考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三篇文章,引导各类人才大胆干事,激情创业。
  委厅领导、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学习。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