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延安的“大科学工程”

07.11.2014  14:00

      10月27日,《科技日报》头版刊登了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张景安的题为“延安的‘大科学工程’”的科技专论文章。
      文章指出,为保护革命旧址,优化民生,改善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延安市委作出了“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城市发展战略,在城市周边丘陵沟壑区削峁建园,治沟造地,建设现代生态宜居新城。然而在如此浩大的工程实施过程中,英雄的延安人民尊重科学规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们把建设美好家园的伟大新城建设实践作为一项“科学工程”来实施。
      文章认为,延安的新城建设主要体现了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科学决策。从2011年开始,延安市委市政府邀请了近百位专家进行深入的踏勘,先后召开了26次会议,131人次反复评审论证研究,专家就解决消除黄土湿陷性、科学处理地下水、保证土方回填质量、妥善处理高边坡、高填方沉降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可行的发展措施。二是科学规划。在工程建设中科学处理填方区,分层碾压与强夯,并提出挖方区建设,填方区绿化,循序渐进的一套科学方案。三是科学管理。在施工中始终坚持“千年大计,质量第一”,制定整套严格的监理制度,全程科学监测,严格执行消除黄土湿陷性、科学处理地下水、保证土方回填质量、妥善处理高边坡、高填方沉降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四是生态惠民。延安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优势打造生态文明新区,生态绿化重点推进,并且充分考虑了民生民愿、聚集人气、增强发展活力等问题,努力建设“圣地生态新区、活力乐居城市、现代城市绿洲”。五是成果丰硕。在这项科学工程的实施中,大量科技课题的研究,大量难关的攻破,反复试验、反复计算,项目的实施,成就了一批成果,培养了一批人才,为祖国科技发展和山区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文章最后指出,在这项巨大工程实施中,延安表现出四种精神:一是有反复论证尊重科学规律的科学精神;二是有敢于开拓的担当精神;三是有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四是具有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这是延安人民为科技发展和祖国做出的新贡献!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