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欧洲授课 步态识别技术走出国门

12.09.2018  16:54

  中新网北京9月11日电 9月8日-14日,全球计算机视觉领域三大顶会之一的欧洲计算机视觉大会(ECCV)在德国慕尼黑正式召开,中国步态识别的科研团队在大会上就“远距离步态及人脸识别”进行专题授课,这是全球步态识别企业首次在计算机视觉国际三大顶会授课。

  步态识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为研究者所关注的一种新的生物认证技术,它是通过人的走路方式来识别人的身份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不看脸也能认出你。

  中国目前在步态识别领域技术的优势,得益于中科院在计算机视觉领域20多年的技术积累。此次参与授课的就包括由中科院自动化所孵化银河水滴创始人兼CEO黄永祯博士和中科院自动化所王亮研究员等研究人员。

  据黄永祯介绍,中国企业在步态识别领域有着全球最先进的技术,跨视角步态识别精确度高达94.1%,高于第二名(65%)近30%,并在多个数据库上大幅刷新最高水平,在人形检测、人形分割、序列识别、跟踪领域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步态识别技术在中国已经走出实验室,在多个领域开始应用。

  如在石油领域,通过步态识别技术,可以把油田工作人员的“步态”预先录入数据库,然后在日常监控中,对每个摄像头监控到的人员的步态进行比对。在这种模式下,没有录入数据的外部人员只要进入监控范围,就会被立刻发现。

  这意味着,通过步态识别技术的引入,油田有望解放更多的人力并提高安保效率。此外,越来越多的公安机关也开始利用步态识别技术搜检犯罪嫌疑人。(完)

【编辑:党田野】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