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宜智到长安大学进行专题调研

28.02.2017  17:06
            2017年2月27日,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到长安大学调研“青年之声”建设和运营情况。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听取长安大学“青年之声”学生团队负责人汇报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晓、共青团陕西省委书记段小龙、团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该校党委书记杜向民、校长马建、校党委副书记白华、副校长赵祥模陪同调研并介绍学校有关工作情况。             秦宜智一行首先来到长安文化艺术中心,观看了该校“青年之声”平台建设宣传视频,听取了校团委负责人关于“青年之声”建设工作的汇报,详细了解了“青年之声•长安大学”通过将工作对象与工作力量相结合、将广泛服务与精准服务相结合所构建的“听-研-答-办-回”的服务机制。该机制通过依托专家团队和学生团队提供专业咨询,依托“一网三微”(团属网站、微信、微博、微邦)搭建多平台入口,实现了线上诉求线下服务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与长安大学学生自拍合影
              秦宜智走进“青年之声·长安大学”工作室,与负责“青年之声”日常运营的学生工作人员亲切交流,深入了解“青年之声”线上线下运营情况,查看“青年之声”平台服务数据,了解学生通过“青年之声”解决实际困难的具体情况,并与现场学生工作人员互动合影。他勉励同学们再接再厉,在推动“青年之声”与团学工作深度融合上继续下工夫,不断提升“青年之声”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广大青年的质量和效果。调研组一行同时考察了该校“青年之声”线下服务岗亭和“青年之声”线下服务阵地——学生事务服务中心。             秦宜智表示,长安大学“青年之声”的建设颇具亮点,特别是线下服务岗亭和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整合学校资源,配合“青年之声”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便捷贴心的日常服务的做法很有特色,希望长安大学能够继续努力,把“青年之声”建设得更好。秦宜智指出,“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是进一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共青团网络新媒体工作重要要求的深化之举、创新之策,是树立互联网思维、密切团青关系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是共青团紧跟时代步伐、把握青年脉搏的重要渠道,也是共青团在网络空间践行群众路线、开展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需要坚持不懈地做好、做强。秦宜智强调,“青年之声”要以反映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权益、服务青年成长为宗旨,进一步加强服务能力建设。要注重提高服务青年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努力从分散的个案中把握青年的普遍性需求;要注重形成高效可持续的平台运行机制,健全完善服务需求与服务力量的对接机制、从线上向线下延伸的O2O机制、“青年之声”平台与共青团现有工作的融合机制;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动、突出特色,推动“青年之声”稳步推进,再上台阶。             调研过程中,杜向民、校长向秦宜智书记一行介绍了学校“双一流”建设、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方案、共青团改革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他们表示,“青年之声”平台已成为学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的风向标、学生成长服务的诉求地、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学校一定会集各方之力,发挥“青年之声”的作用,切实为青年学生解决了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和困难。学校也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任务,进一步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思政工作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该校“青年之声”平台自2016年5月上线以来,受到了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影响力逐步扩大。截至目前,“青年之声·长安大学”累计浏览量130万,留言问答量1900个,覆盖青年2.7万人,2万青年参与互动点评,形成了团网深度融合、线上线下融合、团青充分互动、团内团外协同服务青年的良好工作态势。特别是将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普遍服务和精准服务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幸福感,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各省(区、市)团委主要负责人,各系统团委主要负责人,团中央“青年之声”服务体系部分负责人和专家,市、县两级和高校、企业等领域“青年之声”平台负责人代表等近170人现场考察该校“青年之声”建设情况。该校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 (责任编辑:张亦弛      审核: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