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科技特派员扶贫创业联盟”在西农科大成立

11.11.2016  23:04
            近日,“秦巴山区科技特派员扶贫创业联盟”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             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院长张来武,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光强,陕西省政协副主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共同启动联盟。



“秦巴山区科技特派员扶贫创业联盟”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
              “秦巴山区科技特派员扶贫创业联盟”由该校六次产业研究院、杨凌第六产业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深圳市先进制造业促进会,联合57家秦巴山区科技特派员所创办企业共同发起成立, 是全国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下属的扶贫联盟,旨在深入贯彻国家《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发挥高校智力资源与科技成果在秦巴山区扶贫创业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秦巴山区第六产业模式和大学推广模式的升级版,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做六次产业理论在秦巴山区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服务秦巴山区精准扶贫战略。             秦巴山区是我国最大的连片特困地区,横跨陕西、河南、湖北、重庆、四川、甘肃六省市的80个县(市、区),内部差异大、贫困因素复杂,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中涉及省份最多的片区。联盟成立后,将在探索秦巴山区第六产业模式、服务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成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公司,创建联盟创业互助基金、秦巴山区扶贫基金,发展创业型会员,打造国家食品安全基地和联盟品牌企业,积极开展教育扶贫与培训等方面工作。             张来武、孙其信、郭社荣,科技部农村司基层科技处处长杨如,秦巴山区联盟成员代表、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何旭伦董事长,联盟特邀观察员代表、河南洛阳虚实网络有限公司温国良董事长在会上分别致辞。             孙其信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建校之初就确立了“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未建系所,先办场站”,紧密围绕每个时代国家区域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工作,体现了强烈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学校将集全校之力,全力以赴配合、支持并全程参与联盟发展,使大学的知识、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更好地服务国家新时期的扶贫攻坚和创新创业工作。             张来武在讲话中希望联盟创新体制机制,致力于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人才平台和金融平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教育和联盟长远发展,做好秦巴山区精准扶贫和六次产业理论实践探索,推动我国成为六次产业的发源地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历史进程。             成立大会结束后,联盟召开了理事会一届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秦巴山区科技特派员扶贫创业联盟章程》,选举产生了首届常任主席、执行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人选,研讨了联盟下一步工作。             联盟还将举办慈善拍卖会,拍卖资金一部分将捐做联盟互助基金,供联盟成员单位按程序申请使用。             该校副校长钱永华主持会议,杨凌示范区孙华副巡视员,国家现代农业光伏产业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执行主席、复旦大学孙耀杰教授,深圳市先进制造业促进会赵俊秘书长;杨凌示范区有关单位负责人;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负责人,联盟成员单位、特邀观察员单位负责人,学校相关领域专家、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代表、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薛晓强      审核: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