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获第五届中国侨界创新成果交流表彰会两项奖励

29.09.2014  13:22
            近日,第五届中国侨界创新成果交流表彰会在北京召开,西安交通大学获两项“中国侨界贡献奖”并受到表彰。


西安交通大学康玉明团队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团队奖)”

西安交通大学王治伦教授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成果奖)”
              由该校医学部康玉明教授为团队负责人、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部分教师参加组成的研究团队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团队奖)”,医学部王治伦教授的创新成果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成果奖)”。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海峰等国家领导人出席表彰会。             “中国侨界贡献奖”2003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已经连续举办五届。“中国侨界贡献奖”经过初评、推荐和总评三个阶段的层层推荐、选拔和评比,总评结果经中国侨联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后,在中国侨联网站上公示无异议后确定为表彰对象。今年共评出363个“中国侨界贡献奖”,包括创新人才奖187名,创新成果奖101项,创新团队奖75个。             据介绍,获奖的187名创新人才的研究领域既有数学、化学、物理等传统学科,又不乏生物医药、纳米技术、新能源等新兴学科。101项创新成果、75个创新团队分别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等,涉及材料科学、农业种植养殖、生物医药、信息科学等20多个学科领域。             该奖的设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对于激发侨界高新技术人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