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学评估今年夏粮油作物生产形势 加强麦油区气象服务

21.04.2015  10:33

近日,陕西省气象局农业遥感信息中心综合2014年秋播以来农业气象条件、卫星遥感作物长势监测、夏粮作物生长状况调查和未来天气气候趋势预测等数据分析科学评估今年我省夏粮油作物产量趋势,并向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相关部门报送了《2015年粮油作物产量趋势预报》。

预报》分析指出,自去年秋播以来,我省秋播区水热资源总体属偏好,水热匹配良好。主要体现在,一是播前底墒充足。气象数据统计显示,去年9月份我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12.3%,其中与常年同期相比,关中偏多127%,陕南偏多108.8%。丰沛的降水为秋播作物播种及冬前生长提供了水分保障,提高了深层土壤对干旱缺水的调节功能。二是播种出苗期水热匹配良好,利于作物播种出苗。秋播作物播种出苗期我省秋播区平均气温15.6℃,偏高1.2℃,同期降水量25.8毫米,表层土壤相对湿度均在60%以上,墒情良好。气温偏高加之适宜的土壤墒情有利于作物播种出苗。三是越冬期气温偏高,雨雪及时,冬小麦安全越冬。2015年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延安南部、渭北大部偏高2~4℃,关中及陕南大部偏高1~2℃。冬小麦及油菜越冬期气温偏高,无明显低温冻害发生,冬小麦及油菜安全越冬。四是春季首场透墒水偏早偏多。3月17-26日,我省出现入春以来第一场持续降水过程,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累积雨量大,为今年春季首场透墒雨,透墒雨出现时间较常年(4月12日)偏早20天左右,且雨量也明显偏多,关中特别是渭北区域旱情得到及时解除,加之同期气温普遍偏高1~2℃,水热资源匹配良好,对冬小麦起身拔节生长极为有利。五是据今年4月份MODIS/TERRA卫星遥感作物长势监测图像显示,关中区域,特别渭北夏粮作物长势明显好于去年同期,陕南中西部与去年持平略偏好。六是综合分析4月1~7日渭北、关中、陕南夏粮作物农田长势调查结果显示,关中及陕南旱地冬小麦及油菜长势显著好于上一年度同期,主要表现在群体适宜,个体健壮;关中水浇地小麦好于去年,汉中及安康川地小麦及油菜长势略好于去年。

据省气象部门短期气候预测,预计当前到5月上旬平均气温全省偏高1℃左右。降水量全省大部偏少2~3成。

针对后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结合当前土壤墒情,预计后期水热条件匹配良好,冬小麦油菜等夏收粮油作物将恢复生长。据此,《预报》中建议,一是及时中耕散墒,提升地温,促进作物转壮生长。二是当前田间土壤湿度大,后期气温上升后的高温高湿的农田小气候环境易诱发病虫害,各地需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力度,特别关注小麦吸浆虫及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及时展开化学防治。三是及时适墒开展春播。今年春季我省首场透墒雨来的偏早,雨量也偏大,加之进入4月份又出现了连阴雨过程,各地土壤水分得到了较好的补充,各地需加大春播力度,及时适墒播种。

另悉,陕西省气象局积极采取措施全力做好麦区气象服务。一是加大气象工作为麦区专题服务力度,完善气象服务流程,及时做好寒潮、大风、霜冻、降雨等天气的预报预警气象服务工作;二是加强相关部门联动,充分发挥自动土壤水分站、多要素自动站、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的作用,及时做好麦区苗情分析研究;三是及时向广大农民朋友传播气象条件对小麦影响及应对措施;四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及时调整充实服务内容,努力扩大麦田管理相关气象信息知晓率。

(作者:沙道兵 高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