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每年粮食产后损失30亿斤 300多万人可吃一年

16.10.2014  20:37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今天是第34个“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第24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家庭农业—供养世界关爱地球”、“节约一粒粮,我们在行动”作为“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的主题,唤起世界公众关注粮食问题,鼓励发展粮食生产。

    今天,省粮食局、省农业厅、团省委等部门组织了纪念和宣传“世界粮食日”活动,呼吁大家增强爱粮节粮意识,反对粮食浪费。

    记者从省粮食部门了解到:我省全年的粮食总产量在240亿斤左右,而全省一年的消费量大约在280亿斤左右,每年仍有需要从省外调入40亿斤左右的粮食。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省粮食产消缺口也在逐年增大。但是,粮食和食品损失浪费现象却十分严重。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习惯造成的“舌尖上的消费”更是难以统计,粮食在生产、运输、储藏、加工销售等产后损失就达到10%左右。

    省粮食局副局长张翔:“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每年粮食的产后损失大概在10%左右,如果我们能通过有效的措施,降低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的产后损失到3%,那么全省就可以节约30亿斤的粮食,可供300万人一年的口粮消费。

    节约粮食不仅仅是爱惜粮食本身,也体现着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让我们行动起来,增强全民爱粮、惜粮、节粮意识,逐步形成一个“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人人珍惜粮食、各行各业节约粮食”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