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多项措施精准发力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全覆盖

20.10.2016  13:32
            2016年以来,榆林市教育局以“四个全覆盖”(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贫困县(贫困村)办学条件改善全覆盖、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全覆盖、贫困农民技能培训全覆盖)为目标,全面实施贫困学生关爱、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农村教师队伍支持、贫困家庭劳动技能提升、帮困助学五项行动,强力推进教育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实施贫困学生关爱行动,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一是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零收费”。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了教辅资料、学具、作业本和寒暑假作业,为小学一年级、四年级和初中七年级学生免费提供校服一套;免收城市(榆林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费、寄宿生住宿费,实现了义务教育学生“零负担”入学。二是全面实施学前三年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对学前幼儿每生每年免收1500元保教费;对公民办普通高中学生每生每年免收1600元学费;对所有农村中职学生、城乡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实现了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零”学费入学。三是全面实施困难学生资助政策。2016年计划安排资助资金约1.1亿元,已落实9472万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万名,基本做到了应助尽助,精准资助。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有学上、上好学,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年6000元。切实做好贫困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2016年计划发放助学贷款1.4亿元,目前已全部发放到位;同时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应届大学新生,按每生50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按省内院校每生500元、省外院校每生1000元的标准给予交通补助。通过落实从学前至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保障了贫困学生的顺利入学,实现了贫困学生“零失学”目标。             ——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行动,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一是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2016年,计划投资3.16亿元,完成80个项目建设任务。其中,新建、改扩建校舍7.5万平方米、体育场38个,增添教学仪器、设备2778台(套、件),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启动实施。二是以保障留守儿童上好学为目标,着力改善农村教学点办学条件。利用3年时间,软化所有教学点操场,配备满足基本教学需要的部室,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建设小而优、小而美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切实解决留守儿童“上好学”的问题。三是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加快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市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89%,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达到92%、“优质资源班班通”达到83%。             ——实施农村教师支持行动,全面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一是加大特岗教师招聘力度,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2016年,全市招聘300名特岗教师,目前已全部上岗。所聘特岗教师全部分配到农村,特别是到贫困乡镇学校任教,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学科和年龄结构。二是扎实开展乡村教师业务培训,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积极推进国家和省市各种培训项目向农村和贫困县中小学倾斜,近五年已完成乡村教师培训任务22000多人次,其中2016年组织4300名教师参训,有力地提升了农村教师专业素养。三是持续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每年安排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10%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教师总数的30%。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2名校长,996名教师到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交流任教,推动了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四是着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所有农村教师享受每月200--400元不等的交通补助;农村学校或交流到农村学校任教的享受特殊津贴的优秀教师,其津贴标准提高到城区的2倍以上。大力实施农村教师宿办改造项目,2016年安排资金980万元,改造项目学校11所,确保农村学校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实施劳动技能提升行动,为贫困家庭就业脱贫开辟新通道。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改善南部县职教中心办学条件。积极争取中省专项资金建设项目,重点支持绥德、米脂等县发展职业教育,支持佳县、吴堡等县开展职业教育短期技能培训,满足贫困县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脱贫致富的能力。二是立足县域实际,优化专业结构体系。立足南部县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实现重点专业对重点产业的覆盖。同时大力支持贫困县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努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坚持应培尽培,大力实施贫困人口技能培训。以县级职教中心为主阵地,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培训对象,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力争做到应培尽培 ,切实提升贫困人口劳动素质。今年以来,全市已实施各类短期培训12000多人次。
            ——实施帮困助学行动,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帮扶任务。 一是深入推进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精准帮扶薄弱学校。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组织实施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通过优质学校帮带薄弱学校、成立校际发展联盟、推行办学一体化等模式,带动和促进薄弱学校、农村贫困学校优质发展、均衡发展,保证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二是深入推进“第一书记”和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精准帮扶贫困村户。按照政治素质高、宗旨观念强、党建业务熟、基层经验多的标准,精心抽调科级以上干部任第一书记,组成扶贫工作队,同时全力保障工作经费和待遇,完善考核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和岗位职责,扎实推进“第一书记”和驻村联户扶贫工作,对所包村基本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村村有规划、户户有措施。此外,积极推动扶贫项目和资金落实,投资100余万元改善了桥河岔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协调落实了刘石畔村水田护坡建设项目和磨石沟村水库排洪渠建设项目;协调落实了吕家硷村委会阵地改造和办公设施改善专项资金7.5万元。三是深入推进 “帮困助学一对一”主题实践活动,精准帮扶困难学生。全市教育系统行政领导干部每人每年拿出1000元、一般干部每人每年拿出600元,结对帮扶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广大教师一对一帮助一名学困生。所有干部教师全员参与、精准发力、因人施策,在教育系统倡导了扶贫帮困的良好风尚。

(责任编辑:薛晓强      审核: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