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省‘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举行

23.05.2016  20:58
            2016年5月17日, “陕西省‘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汉阳陵博物馆举行。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伟、省文物局局长赵荣、省委高教工委宣传部长王军周、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高晶华等出席活动。

陕西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高晶华(右一)出席“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2016年陕西省‘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2016年5月18日是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与文化景观”。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省文物局把国际博物馆日纳入“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浓重的色彩,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启动仪式上,为“博物馆教育联盟”新加入会员颁发铜牌,为部分学校代表赠送图书《陕西历史文化遗产读本》,这一读本还将作为博物馆教育的用书为全省中小学赠送,覆盖到每个班级。
            高晶华代表省教育厅在开幕式上讲话。他指出:历史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瑰宝。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对于广大学生启心智、陶冶情怀、增长才学、珍视未来、爱国报国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省教育厅先后在全省中小学就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出系列安排,今年恰逢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省教育厅倡导全省中小学积极利用陕西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集中的优势,广泛开展研学旅行等校外教育活动,组织安排学生走进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教育。
            高晶华强调,今后,省教育厅将协同省文物局,组织更多学校加入“博物馆教育联盟”,指导开展好《陕西历史文化遗产读本》读书活动,把陕西省丰富的博物馆、纪念馆资源作为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的基地,把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平台,引导中小学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次活动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承办,全省宣传、教育、文博系统和新闻媒体等500余人参加。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