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缘何五年获评信访“三无县”

03.02.2015  02:09

紫阳县曾一度被列为信访问题多发的“重点管理县”,如今已连续五年获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相继荣获“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市对县信访年度考核第一名”。如此优美的华丽转身,实在让人惊奇,其中必定隐藏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近日,笔者为此进行深入采访。

其实所谓的“奥秘”很简单,那就是该县坚持以人为本,不断畅通信访渠道、延伸服务触角、加强部门协作,构筑起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维稳工作大格局。

心结有解处

2014年9月29日清晨,毛坝镇瓦滩村十三组村民侯德贵发现自家大门前摆放了一头死母猪,很窝火,他联想这件事肯定是邻居冯仁贵干的,询问后属实,于是双方大吵 一架还差点动了手。原来两家人由于地界纠纷仇怨已久,相邻而居都是隐患,老侯甚至计划到县上上访。“包组联户”干部卢思君知道情况后,及时赶到老侯家做工 作,并承诺问题解决不了不回家。经过包联干部积极协调,冯侯两家人冰释前嫌,和好如初,这一涉访事件在当天得到了圆满解决。

该县依托联 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机制,建立干部包组联户与“政法进村”高度融合的全覆盖服务格局。全县898名镇干部与1445个村民小组、7万多农 户,1077名机关干部与5896户重点户结成固定包联对子,当好“社情民意调查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447名政法干警固定包联230个村(社区),当好“社情研判员、普法宣传员、调解指导员”。

服务和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群众“上访”变为干部“下访”、被动“接访”变为主动“寻访”, 通过现场接访、带案下访、专题约访、上门回访的方式及时将一批初信初访案件化解在第一线、消除在萌芽期。

该县设立便民百事通热线电话“4411111”,24小时接听记录县内外群众来电,全方位为群众提供惠民政策咨询、投诉求助等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便民服务。

不 仅如此,紫阳县委、县政府领导还率先在县城广场公开自己的照片、手机和分工,随后拓展到全县所有干部;全县1000余名45岁以下干部均开通个人实名制便 民服务微博,主动把县内县外的联系服务对象加入自己的微博、微信、QQ群里,并分镇、分部门建成微博群组,与群众互动交流。

团队作战

2014年4月13日,城关镇东城门社区居民翁吉霞因法院审判案件执行纠纷服毒昏迷不醒,先后送往县医院和市中心医院抢救,经诊断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重度), 留下了四肢瘫痪的后遗症。翁某父亲认为县医院存在抢救不及时,导致其女瘫痪,于是多次到县委、政府上访,因县医院认为并无过错,双方一直无法达成调解协 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