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味道浓了网络红包火了跑步过节热了 过年兴起新民俗

15.02.2016  06:29
核心提示: 看电影、听戏、看社火、逛庙会成春节新民俗,使得文化味道愈加浓烈;男女老少手机收发红包促发新节庆社交方式诞生;朋友圈晒运动逐渐开启全民健身新模式。今年春节期间,古城出现的一系列新气象,正在悄悄改变着市民的生活方式。

看电影、听戏、看社火、逛庙会成春节新民俗,使得文化味道愈加浓烈;男女老少手机收发红包促发新节庆社交方式诞生;朋友圈晒运动逐渐开启全民健身新模式。今年春节期间,古城出现的一系列新气象,正在悄悄改变着市民的生活方式。

全家老少看电影

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市民杨先生、邹先生、耿女士等15人在微信朋友圈晒举家在电影院等候入场或是电影镜头的照片。耿女士说,“春节全家人团聚,有老有少,在室外活动太冷,涌进电影院既赶了时髦,也乐呵了一把。”

“我们影院从早忙到晚,看电影的基本上都是全家出动,这是往年春节没有的现象。说明市民们正在形成春节看电影为主的文化消费习惯,全家一起看大片逐渐成了新民俗。”万达影城李家村店主管说。据统计,去年春节七天假期全国电影票房18亿,今年春节仅大年初一到初三全国票房接近17亿。根据以往的票房曲线推算,今年春节七天票房总和有望达到25亿元。

此外、大明宫、大唐芙蓉园、秦岭野生动物园等举办的庙会上推出的社火、秦腔戏等活动也吸引着市民,使古城文化味道愈加浓烈。

男女老幼抢红包

作为央视2016年春晚独家互动平台,支付宝为全球华人送上了一场“咻红包传福气”的春节大戏。李先生说,除夕夜,他们全家不分男女老少都拿着手机边看春晚边“集福”,就连平时很少玩手机的75岁老父亲,在孙女的鼓励下也玩得不亦乐乎,还时不时给晚辈们发一个微信“红包”。专家认为,手机收发红包如火如荼,标志着新的节庆方式正在产生,这是传统民俗的延续,也体现了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而老年人手机收发红包也成为新时尚。

支付宝公布的数据显示:除夕夜,支付宝“咻一咻”互动平台的总参与次数达到了惊人的3245亿次,是去年春晚互动次数的29.5倍。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猴年除夕当日微信红包的参与人数达到4.2亿人,收发总量达80.8亿个,是羊年除夕10.1亿个的8倍。而QQ公布数据显示,共有3.08亿用户参与了刷一刷抢红包,共刷出了22.34亿个红包。

朋友圈里晒跑步

大年初一,马先生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和女儿在 西安 交通大学校园跑步、玩双杠的照片。赵女士发布一张跑步路线图,并注明“猴年第一跑”。何先生贴出一张自己和爱人、孩子大年初二上午共步行30338步的手机记步截屏。

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马先生说,他喜欢运动,朋友圈像他一样的人很多,春节期间吃饱喝足,有打球的、跑步的、踢毽子的,基本上都是全家人一起运动,这种现象表明,“互联网+体育”催生了众多运动类APP,线下运动、线上分享,在社交圈晒运动成果,逐渐开启全民健身“新模式”。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跑步、健身已经成为了一种新风尚。本报记者赵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