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纪录片《征程》|第七集 根脉的传承

01.10.2022  18:40

  他们隐身大漠大半生,用爱和生命守护莫高。不管有什么样的困难,没有阻碍我发展的脚步。大地之上,文明的根脉,源远流长。他们为时代铸魂,让红色基因永放光芒。每个人都有目标,都有方向,都有在这个奋斗当中,收获光荣感。这十年,文化自信,培根铸魂,汇聚中国力量。

  

  莫高窟的春天,常常弥漫着黄沙,摄影师吴健带着徒弟来到窟顶,多年来他习惯在同样的位置,记录下莫高窟不同的色彩。

  吴健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应该说呢,比较有震撼力。首先,你的角度一定要找好。

  这里本是敦煌市郊鸣沙山的一处断崖,一千六百年前,传说僧人乐僔在断崖上的一次眺望,心有所悟,凿下第一个石窟。此后的一千年间,经无数无名的匠人之手,敦煌莫高窟留给世人735个洞窟,492窟彩绘和塑像,成为人类历史上熠熠生辉的重要文化遗产。

  

  这是莫高窟的第一批照片,它们拍摄于1908年。一百多年来,照相技术越来越先进,而洞窟里的色彩却越来越暗淡。守望者带着理想一批批来到这里,对这些价值无上的文化珍宝进行抢救性保护和记录。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敦煌保存到现在,最古老的洞窟已经1652年了,它已经是非常衰弱的一个“老人 ”。

  抢救性的科学保护,成为守望敦煌的先行者们在这里实践理想的第一步。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壁画是什么材料做的?颜料又是什么材料?那么它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然而,时间与风沙,正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改变着这里的模样。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我们认为我们保护得还是不错的,结果拿照片一对,1908年,跟我们现在的同样的画面去一对比,现在就比原来模糊多了,那说明什么?它在退化呀。

  自敦煌莫高窟1979年向公众开放以来,游客数量增长迅速,2022年7月,已突破了单日接待量1万人。文化保护和价值传播的两难问题,越发突出。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敦煌,我们希望它“万寿无疆”,它可能做不到,你要不断地想更好的办法来保护它。

  面对保护与开放之间的考验,樊锦诗转换视角,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永久地、高保真地存储莫高窟内的文化遗存。

  吴健团队,正在为莫高窟158号洞窟做数字化采集工作,将每一幅壁画分成若干小份进行拍摄,再输出到电脑上拼接还原成整体壁画。形成与原作完全一致并高度清晰的数字档案。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 吴健:就一层一层要拍,拍完才能拼到一块。我们像这样的一个,大概就是1米5乘1米5,这样一个方格,我们要拍几百张图片。把它拼起来,才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精度。

  每平米的壁画大约拍摄300张照片,完成一个洞窟的拍摄大约需要2个月,后期拼接约1个月。以这样的速度,吴健的团队每年能完成10个洞窟的数字化工作。这样的速度在30多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 吴健:传统的记录方式,没有办法来解决一个形变的问题,很多洞窟没有拍摄距离,又有很多障碍物,所以在很长时间当中,我们也很茫然。

  在与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长时间商讨之后,他们达成共识,更加精细化的数字化技术是解决敦煌保护和记录问题的最佳方式。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用多大的价值去保护莫高窟,我当然不说无限的,只要合适的比较贵的价值去保护莫高窟,都是值得的。

  敦煌研究院引进数字技术。20年间,通过前期拍摄结合后期拼接,变形和障碍物的难题被攻克,画面精度提升了8倍。然而,速度与精度并没有同步提升,莫高窟还有近200个洞窟在等待着吴健的团队。

  为了与侵蚀洞窟的风沙和生物抢时间,2012年,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共同研发,将人工智能嵌入照相设备,它可以在洞窟中,自行移动,自动调节灯光,按下快门的同时,图像信息即时显示在拼图的系统中。通过模拟实验后,它在洞窟里的表现如何?

  

  通过大量学习原画,三维定位系统可以在拼接、制图的同时校色和纠正形变。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 吴健:它也是通过我们一个巧妙的设计,将我们人工的东西把它注入进去,加大了采集量,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而且拍摄的质量,是一致的。

  如今,在樊锦诗和吴健团队这样一代又一代敦煌一线工作者的努力下,敦煌莫高窟内的壁画、彩塑和佛像,得到了新生。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实现了永久保存。

  敦煌不再遥远,2019年,吴健团队用数字技术将莫高窟带到了2000公里之外的石家庄,数字摄影叠加人工智能帮助人们走进敦煌。藏在莫高窟深处的千年岁月,被吴健的团队复活。用科技留住历史,是这些守望者的探索。

  

  一代又一代敦煌守望者心中的信念,在这里薪火相传。那些因岁月的洗礼而悄然斑驳的颜色,在他们手中再现。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只有越来越对它深入了解,你也会感到这份责任。你就有这份责任去把她保护下来。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 吴健:我对敦煌这份情感,激起了我对敦煌的一种眷恋,一种追求,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

  守望的意义,是留存伟大,流传美好。而这其中真正的内涵,不单是致敬那些易逝的岁月,更是为了将其背后的价值,凝成永不褪色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自信。

  

  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成为我们国家又一座全新的时代象征,将长久讲述一个伟大政党的不凡历程。走进馆内,每个人都会深切地感受到,绵延百年的红色壮阔历史,记录着华夏儿女赢取自强的每个脚步。3个月提交设计方案、987天建成,曾经的一切,因这样一个空间,而浓缩为一首立体而丰富的史诗。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不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百年来的历史,新征程的奋进故事,一座座时代的丰碑,将在这里,浓缩定格,启迪当下,昭示未来。

  2018年5月中旬,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接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设计任务。尽管从业经验丰富,他还是感到分外紧张。

  如何打赢这场绝对不能输的攻坚战?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抽调最精英的干将,迅速集结完毕。然而,刚刚进入方案的形成阶段,邵韦平团队内部就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 邵韦平:根据中央的要求,一直在强调它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这种殿堂般的仪式感,那么如何体现这样一种风格呢?

  从延安时期的中央大礼堂,到人民大会堂,再到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这一座座“凝固的史诗”,是建筑本身超越历史的音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 邵韦平:我们作为一个北京的设计院,参与过北京的历史上很多重大项目的建设,所以我们也积累了丰厚的建筑设计底蕴。

  在设计阶段的关键时刻,新中国奋斗征程中累积的经验成为邵韦平突破困境的灵感。久负盛名,已经载入史册的新中国十大建筑的手稿、图纸等文物,静静地存放在这里,那是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也是人类先进文明思想的典范案例。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 邵韦平:那些建筑里面,它们也是很好地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先进的一些建筑思想,高度融合,我们同样也是传承了这样一个红色基因。

  不断打磨,不断调整,设计方案从最初的雏形,变得越来越丰富,经过5轮比稿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方案在7个团队中脱颖而出。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 邵韦平:我们建筑整体的这样一个构图,它采用了一个“”字形的平面,这种平面也寓意了,党的就是来自于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这样的一个特点。这“”字形的平面,跟我们人民大会堂的这个空间布局也有传承的意象。

  设计方案正式确定,5万多名建设者投入了一场争分夺秒的奋战。

  历史就在那里,但它的故事需要恰当的语言去讲述。那些红色的记忆、信念的基石需要更艺术的雕琢绽放光辉。

  

  建馆之初,为配合党史展览馆建设,确立了以“旗帜”为主题的雕塑群创作设计,为展现“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 围绕“四个伟大”,确定了创作《信仰》《伟业》《攻坚》《追梦》四座雕塑。

  700公里外的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院长,雕塑家李象群也接到通知,他被指定为党史展览馆《追梦》主题雕塑的创作者。石雕寓意永恒,更寓意着坚固和宽广所承载的希望的方向,56个民族,14亿华夏儿女,同一个梦想。

  虽然现实雕塑是李象群的强项,也是鲁迅美术学院的传统,但面对这样的任务,李象群也意识到挑战重重。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李象群:能够成为时代的精品,创造出这个时代的艺术高峰,这个才是我们的标准。

  为了按时按需完成这项艰巨任务,李象群迅速调集学院内的精兵强将,决心要按期交出满意的作品。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李象群:反反复复做了几次小稿,可能有的时候是两三个人合成一组来做,要不然完不成,特别急,一星期就要拿稿。

  设计手稿审定后,如何将繁复的人物形象和动势有机结合,赋予作品灵魂,成为李象群团队需要解决的课题。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李象群:室外雕塑一定强调它的建筑感,就是纵向、横向之间的关系,从节奏上要考虑。其实就跟交响乐一样,它有指挥,每一个乐器都有它的作用。从节奏上就能感悟到这个雕塑的这种力量和它的视觉的动态方向和趋势。

  

  确定好执行方案,进入雕塑放大阶段,高9米、宽13米的大型的群雕,需要空旷的场地来制作。李象群当机立断,搭建临时工作大棚。

  泥塑阶段顺利结束,进入石雕阶段,随着精致细节一点点显露,雕塑的形象逐渐清晰。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李象群:这里边每一个,每一个形象都有它的难度。看到他们的笑脸,他们的思考,他们的展望,也让观众真正能体验到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心的这种感受。

  验收时间一天天临近,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到百分之百精准,容不得半点误差。《追梦》雕塑进入进场吊装环节。李象群对雕像进行最后的调整。要保证拼接部位完全吻合,雕像才能最终成为有机的整体。

  

  《追梦》,以“团块结构”作为主体造型语言,写实的基础上强化情感的表现,诉说着追梦路上的奋斗故事。它与其他三个雕像组成的宏伟雕像群,伫立于西侧广场四角,与广场北侧的雕塑《旗帜》遥相呼应。用洁白无瑕,为这座方正端庄的建筑勾勒出无声的诗意。

  今天,在这个浓缩珍贵历史的红色新地标,人们得以走近那些盛开的红色记忆,东西两面共28根廊柱,稳定,坚持,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的历程,也更将见证这个坚韧的政党下一个百年的征程。

  相较于建筑和雕塑团队在整体设计和艺术构思上的困难与压力,展陈团队面临的困难具体而细致:海量的革命文物如何收集整理?整体展览如何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党委书记、馆长 吴向东:只有用这些非常丰富的厚重的文物实物来印证党的历史,把文物活化起来,讲好它背后的故事。这个展览才厚重,才耐看,才耐人寻味。

  1934年10月,那是两万五千里漫漫长途的开端,当我们走进光影交叠的视觉空间,仿佛置身于那场枪林弹雨的战争。睹物生情,切实感受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什么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什么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一座座风格化的写实雕塑出神入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娓娓道来着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征程故事。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党委书记、馆长 吴向东:只有入眼才能入心,只有入耳才能入心。这个也是我们办好这个展览,讲好党的故事,能够让人从党的奋斗中汲取力量、汲取智慧的很重要的一点。

  历史的印记召唤着明日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从那个艰难困苦的时代,一路披荆斩棘而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建设取得的若干个“第一”被集中展示,凝结着百废待兴时的智慧和创想。

  一件件记忆中耳熟能详的生活点滴,引领人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峥嵘岁月。我们在党和人民携手发展的历程中,感受时代的变迁。

  距离开馆还有30天,吴向东馆长邀请邵韦平和李象群一起,到馆内参观,体验展陈效果。

  通过生动的地图规划和场景展现,党的重大项目决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这里呈现。人民的生活在一点一滴的变化中,欣欣向荣。

  

  从馆体建筑,到馆前雕塑,再到馆内精选的展品,凝结的是匠心智慧,展示的是非凡历史,唱响的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一系列艰难险阻,取得一系列新成就,“风卷红旗过大关”的豪迈凯歌。

  2021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引发参观热潮。2600余幅图片和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百年奋斗、百年成就,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展现在观众面前。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党委书记、馆长 吴向东:回首过去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一定要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 邵韦平:这个项目从无到有,它是一个十分艰辛、繁忙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前,顺利地竣工,应该说也是我们作为建筑师,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的最好的献礼。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李象群:能够接到这么大、这么重要的艺术工程,这一生都是非常难得的,时代成就了我们,我们要用我们的生命来创作和塑造这个时代最美好的愿景。

  

  我们将百年的奋斗历程,收藏于伟大的精神殿堂,因为那是我们文明的坚强守护。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为了凝结奋斗记忆,启迪未来。历史记忆层层叠加,追梦之路渐行渐宽,一个民族最动人的精神底色是文化自信,这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深厚的底气和最深沉的力量。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