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点前瞻 “一带一路”将成题眼

11.12.2014  14:01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成为近期焦点。作为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据官方人士预测,此次会议总体架构将更为宏大,不仅将首次阐述和部署“新常态”下的经济政策和改革思路,同时还将落实“一带一路”等重大经济战略,具有重要的“节点”性质。

前瞻一: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

今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7月29日,习近平在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再提“新常态”。在今年APEC会议上,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含义:速度 ——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他进一步指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分析认为,与往年相比,新常态概念提出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更加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体制改革深化,更加关注如何扩大内需,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前瞻二:GDP目标或下调为7%左右

事实上,早在制定“十二五”中长期发展目标时,就充分进行了增速测算: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只要7%的增速就够了。不过,GDP增速等细化目标一般要等到次年“两会”才会正式公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负责对下一年经济工作做出“原则性”的安排。过去10年内,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曾调整过两次,2005年由7%上调至8%,2012年则被下调至7.5%,2014年增长目标则定为7.5%左右。

前瞻三:“一带一路”有望成重头戏

去年年底,“一带一路”的概念已经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一带一路”正在从概念向实实在在的项目转移。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元春表示,从“一带一路”到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这两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中国高层的区域发展战略在2015年将全面落实铺开。

前瞻四:着重发展新动力

数据显示,在国民经济的各类产业中,服务业比重在2013年首度超过工业所占比重:当年服务业占比达46.1%,比第二产业比重高出2.2个百分点,这一趋势在今年亦得到延续并且强化。

至于另一起支撑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发改委2013年2月公布的这类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大重点领域。

前瞻五:“宽财政”继续搭配“稳货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所宏观室主任张斌表示,从目前的PMI和出口订单指数看,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仍很慢,预期中国仍会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但在具体操作上,可能会有局部定向调整。

中金研报预测,政策基调将延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表述。财政政策在边际上将较今年宽松,预计财政赤字1.5万亿以上,比今年增加2000亿-3000亿左右。货币政策方面,降低融资成本是主要工作,明年M2预期目标可能将定在13%左右,与2014年目标大致相同。

前瞻六:标志性改革将陆续推出

政治局会议已将2015年定义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求“狠抓攻坚改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也明确要求抓紧制定2015年改革的要点,特别是要提出一些起标志性、关联性作用的改革举措。专家预计,明年存款保险制度将正式推出,金融改革步伐将加快;在通缩压力加剧的背景下,价格改革将加速,可能进一步放松对能源、公用事业价格的调控;房地产下滑将加剧国企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从而倒逼国企改革步伐加快。此外,预计还将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户籍改革和包括农地流转在内的农村改革,以扩大内需。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