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广结佛缘 笔墨尽显禅意 于春红

29.09.2014  20:28

核心提示: 于春红女士笔名釋竹、绿叶。1969年出生于北京。于春红女士是一位居士。她所追求的境界对许多人来说,可能会显得有些陌生和神秘,但她心地善良的本色却是国人所推崇和追求的。

人生广结佛缘笔墨尽显禅意

——书画家于春红及其作品印象

微信上传来的几件绘画作品照片吸引了我的视线。说心里话,这些构图并不繁杂,尺幅也几近小品的画作竟让我有点“爱不释手”的感觉。

 

尽管对微信还不是太熟练,但我仍花费了些许时间反反复复的浏览翻看,品味这些寓含禅意、充满智慧的画作。这些画的作者便是书画家于春红女士。

尽管与画家本人只有两面之交,但她厚重的笔墨功底和对作品内涵的把握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于春红女士笔名釋竹、绿叶。1969年出生于北京。于春红女士是一位居士。她所追求的境界对许多人来说,可能会显得有些陌生和神秘,但她心地善良的本色却是国人所推崇和追求的。

于春红女士谦逊质朴、待人真诚,清丽秀雅的外表难掩内心深处的聪慧。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气质,情不自禁的展示着内心深处的高贵与典雅。

我们知道:气质是内涵的展现。它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个性。聪明女人的气质蕴藏在平易待人、不事张扬的细节之中。古人称赞外表秀美,内心聪明的女子时喜欢用“秀外慧中”。我想用在于春红女士这里也颇为适合。


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于春红女士自小酷爱绘画,16岁考入美专,三年的专业学习,为其绘画基本功的奠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于春红作品的内涵都是在自身生活体验中自然升华出来的。她的绘画以工笔为主,亦兼写意和兼工带写。他笔下描绘的人物和景物多为有感而发,看似极其平凡和普通,但却充满睿智和哲理,尽显禅意。而最令我感兴趣莫过于她在画中的题诗,虽然是随性而发,但却起到了“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效果。

她画的《鳜鱼》,题诗“自得其乐自遨游,柳自含笑水自柔;莫想龙门入新伙,世上荣枯乃心头。”她画《莲蓬》,是偶然想起北宋诗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两句诗。她画《美人鹦鹉图》时自题:“学人语言,惹人爱怜。钟鸣鼎食天恩厚,年复一年。百川千山,辽阔绵延。欲乘清风振翅去,脚有锁链。四时急交替,岁月催人老。茫茫故人影,欢笑成飘渺。”于春红依据画意题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令作品的内涵更加丰满。她的写意人物画《九张机》、戏曲人物画《锁麟囊》等获奖作品都属这种类型。

(本文来源:中视陕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