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村民给千年古槐立碑 感召后人保护古树

01.06.2016  23:00

  5月31日上午,凤翔县范家寨镇牛钵峪村的村民,自发给村里的古槐立碑,感召后人保护古树名木,彰显农村淳朴民风。

  当天上午9时许,范家寨牛钵峪村的村民聚在一起,给村里的一棵古槐披红、立碑。71岁的老人穆振华说,他小时候父亲就告诉他,这棵古槐的历史已经久远。至少有近一千年,现如今,这棵古槐,依然枝叶茂盛,没有人为的修剪,树干要五个人合围才刚刚能够抱拢,树杆中心枯朽形成了一个近一尺的树洞,一些顽皮的孩子还不时的钻上钻下。

  据凤翔县林业部门测算,这可古槐的已经有近一千年的树龄。古槐阅经沧桑,成为村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同样古槐也见证了村里人生活日新月异的变迁。

  保护古槐树既是保护树木也是守住一份历史文化。村民杜振平介绍说,这棵古槐树高20多米,直径2米左右,对于村民来说既是村子发展变化的历史见证者也是一道风景,这次村民自发为古槐树树碑,就是想咏古咏今,彰显贤先,启迪子孙后代。

  记者获悉,牛钵峪是凤翔县一个小山村,当地民风淳朴、历史悠久。近年来,村民对古槐的管护非常精心,禁止采摘槐子和破坏树枝。凤翔县林业局早在2000年就对这棵古槐树挂牌进行重点保护。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