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对农民身边的腐败“零容忍”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绥德县不断使基层治理法治化、制度化,从农村“三资”监管、村务公开等方面着手,对村级权力进行制约,坚决遏制农民身边的腐败。
村务在阳光下运行—— 村级财务全部实现三级动态管理
“今年5月,我们为全镇61个村理清财务,并制定了村财管理办法。”绥德县崔家湾镇党委书记孙虎生介绍说,镇上规定核算中心借款每次不超过3000元,同时规范财务制度,杜绝提现。
崔家湾镇针对各村的资产、资金、资源及债权债务等建立完善“三资”管理台账,各村的运转由镇财政统一安排、管理、备案及公示,从源头上杜绝腐败。
近年来,绥德县不断探索农村“三资”管理新路子,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三资”清查核资制度等14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的制度体系,确保了“三资”公开内容的全面性、严肃性和时效性。目前,该县627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三资”管理台账,实现县乡村三级动态管理。
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村务公开简报》乡镇全覆盖
2013年12月,绥德县满堂川乡给农民发放了该县第一张《村务公开简报》,内容不仅涵盖了16个行政村的党务、村务、财务,还包括便民服务中心服务指南、低保动态调整实施细则等惠民信息,广受好评。
“《村务公开简报》的发行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使村务更透明,干部办事更公正。”满堂川镇党委书记刘正东说。
为进一步落实村务公开报制度,绥德县纪委监察局多次深入乡村,对已创办《村务公开简报》的乡镇进行明察暗访,了解工作机制保障、群众反馈意见及《村务公开简报》入户情况,并对公开内容、栏目不规范的乡镇进行纠正。
去年,《村务公开简报》在该县15个乡镇实现了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各镇共发行《村务公开简报》44期,知晓率高达95%。
“ 小纪委”发挥大作用—— 推进居民监督委员会制度
去年4月,绥德县借鉴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做法,在严把候选人确定关、考察关、选举关的基础上,完善了社区居民监督委员会组织机构。
“党风廉政义务监督员的工作,使全镇干部作风建设收到了实效,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义合镇党委书记刘振亚介绍说。据了解,去年,该镇率先组建了党风廉政义务监督员队伍,对党委政府及全体干部、村干部的作风进行监督,对党委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于每月定期召开例会。
截至目前,全县4个镇9个社区成立居民监督委员会,委员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共监督事项680项,否决不合理开支5000元,化解矛盾纠纷18件。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