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娄勤俭检查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强调进一步加强渭河流域生态建设打造千里诗画长廊

25.06.2015  12:53

                       
            6月23日至24日,省长娄勤俭冒雨在西安、咸阳、宝鸡三市检查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充分肯定了渭河整治工作成效,要求在深入推进防洪、治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渭河流域生态建设,打造绵延千里的安澜河、生态河、景观河,尽快发挥渭河治理的综合效益。副省长张道宏、省政府秘书长陈国强、副秘书长徐春华、省水利厅厅长王锋、省环保厅厅长王成文一同调研。

          2011年2月1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开工动员大会。工程开工四年多来,累计完成投资199.5亿元,渭河全线630公里堤防主体工程建成,堤顶道路硬化完成529公里,堤防绿化完成516公里,支流入渭口交通桥完成37座,103公里南山支流堤防退建加固工程已经完成,实施滩区整治绿化及亲水景观6万亩。水污染整治是渭河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省水利厅先后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核查、生态措施治污、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电站生态调度、地下水压采、生态湿地建设等工作,渭河治理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渭河正变身为横贯关中最大的生态公园、最美的景观长廊和最长的滨河大道,一条安澜、绿色、人文的新渭河正在显现,沿渭群众享受到了渭河治理成果。

          娄勤俭来到西安市大寨路皂河桥,实地查看水质,了解污水处理情况。他指出,要按照雨污分流的要求加强管网建设,引入更多生态水以增强渭河支流的自净功能。在兴平十里荷香生态湿地,娄勤俭要求加强渭河沿岸的城乡规划管理,严格控制开发区域,为建设生态湿地、发展观光农业留下空间。娄勤俭对眉县结合渭河整治打造霸渭关中文化生态旅游园区的做法予以肯定,要求在建好千里安澜长堤的同时,统筹规划沿线旅游景区建设,特别要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挖掘当地历史典故、人文景观的深刻内涵,打造诗情画意、风景秀美的千里景观长廊。娄勤俭还检查了兴化集团污水处理厂、蔡家坡湿地、千渭之会湿地和武功县漆水河桥、眉县霸王河口桥建设情况,他要求有关方面在过去三年治理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用系统化思维推进新一轮渭河综合治理,规划建设好关中水系和“百万亩湿地”“百万亩森林”及蓄滞洪区,尽可能聚集水、留住水、用好水,建设大美渭河,造福三秦百姓。

          调研中娄勤俭反复强调,当前我省已进入汛期,近日关中南部和陕南地区遭遇大面积强降雨,相关地市和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落实责任,优化预案,以高度的责任感把防汛工作做实、做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

          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杨凌示范区及相关县负责同志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