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沙漠”变绿洲:澳门同胞在陕西定边捐资助学

17.12.2014  14:21

    新华网西安12月16日电(记者冯国 都红刚)“澳门的叔叔阿姨帮助我们上学,不仅带来了学习条件的好转,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认识到,助学是一种应该分享的理念。”11岁的李佳瑶站在教学楼的楼梯口谈起华夏绿洲助学行动的好处娓娓道来,隐隐透露着一种小大人的感觉。

    李佳瑶是陕西省定边县苏州希望小学的学生,小时候父母离异,一直跟奶奶生活在一起,虽生活拮据可学习成绩不错,曾多次获得“班组学习小标兵”等称号,在四年级时受到华夏绿洲助学行动的帮助。说起自己的主要理想,她告诉记者:“真心想当个大企业家,这样可以做很多事情!

    华夏绿洲助学行动是由中国绿化基金会、澳门中华教育会等组织的,旨在向青少年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同时对中国西部沙漠干旱地区贫困学生给予资助。2006年2月,决定以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西藏、陕西、山西等省区沙漠干旱地区的自然生态现状为教育实例,在北京、澳门启动“捐一元钱、献一本书、帮助中国沙漠化地区小伙伴”大型公益活动。活动产生了良好影响,当年11月份各发起单位正式立项,确定活动为“华夏绿洲助学行动”。

    陕西省定边县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与宁夏、甘肃、内蒙古接壤,沙漠占全县总面积39%,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之说。定边县教育局后勤服务中心主管助学工作的高士禄主任说,象李佳瑶一样得到华夏绿洲助学行动帮助的贫困学生每年有两百人左右,目前考到澳门上大学的已有3名学生,他们在学习期间享受免费待遇。

    除了捐资助学,华夏绿洲助学行动也改变了定边县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定边县在推行全县中小学免费教育的基础上,还结合华夏绿洲助学行动扩大了资助贫困学生的范围,为每一个资助学生建立了年度档案,进行动态的跟进管理,有的还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

    高士禄说,在华夏绿洲助学行动的影响下,定边县政府成立了副县长挂帅的专门领导机构,各个学校不仅开展绿色生态理念教育,评选出了一千多名“绿色使者”,还通过成立“娃娃腰鼓队”,向社会宣传、推广绿色理念。目前,定边县一些企业家开始资助贫困学生,有的出资达17万元。

    随着受资助学生规模的扩大,定边县加强了资金监管工作。按照地方实际和助学行动需要,县教育局专门抽调调查小组,亲自到涉及贫困生的学校进行逐一核实,到所有贫困生家庭实地考察,并把学生名单在其所在学校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由于适应了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实际,华夏绿洲助学行动经过多年实践,目前已发展成为北京、澳门、香港、新加坡、西安、沈阳、石家庄、大连等海内外近百个城市每年开展的社会公益慈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