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获2018绿色发展示范城市、首批生态型城市称号

21.01.2019  12:10

  

  西安大力实施绿化美化,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资料图片) 记者 窦翊明 摄

  2018绿色发展示范城市 2018首批生态型城市 西安获得两个称号

  本报讯 由新华网主办的“第五届绿色发展峰会”于1月20日在北京召开。峰会上公布西安市荣获“2018绿色发展示范城市”和“2018首批生态型城市”称号,此外,浐灞生态区获得“2018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开发区”称号。

  本次峰会以“绿动中国,绿创未来”为主题,由绿动中国共享峰会、《中国绿色发展成果报告〔2018〕》发布、品牌的核心资产绿色会商、2018绿色发展成果与影响力品牌发布、绿创未来·2018城市环境治理对接洽谈会五部分组成。

  2018年,峰会以打造功能性平台为主旨,汇聚各种绿色元素与创新模式,围绕“绿色生产、绿色价值、绿色产业、绿色品牌”进行交流互动。组织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展示和路演,就“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PPP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环境服务”等方面搭建合作对接平台。

  来自国务院参事室、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的专家,分别就“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污染防治攻坚战与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进行演讲。

  据悉,峰会启动后,将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生态空间、绿色发展、绿色品牌、环境保护、低碳节能、水生态、生态林业、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各级政府组织实施的创新模式与成效案例。同时,征集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进程中的绿色品牌企业案例。从舆情与口碑的角度,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一批在创建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方面的典范城市与品牌企业,并以案例篇的形式入编《中国绿色发展成果报告〔2018〕》。

  首届绿色发展峰会自2014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本届峰会进一步汇聚各种绿色元素与创新模式,以搭建具有针对性功能的平台为主旨,通过主题演讲、行业对话、圆桌论坛、荣誉表彰、案例分享等形式,聚焦绿色发展,共话绿色未来。

   城市管理

  精细化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2018年,我市围绕绿色之城、花园之城、生态之城、清洁之城、宜居宜业之城和美丽西安、品质西安建设目标,进一步深化烟头革命、厕所革命、植树增绿、铁腕治霾、“两拆”、城区环境整治、两路两侧“三化”等重点工作任务成效,积极推进建筑物外立面整治、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2018年,我市推动“烟头革命”向纵深发展。并以此为抓手,全年完成“两纵两横”主干道垃圾收集设施增设,更换配备果皮箱2896个,新增道路果皮箱4300个、灭烟柱9300个。新增道路保洁车辆129台、扫雪除冰车辆和其他各类装备505台。

  结合城乡环境大整治的开展,充分发挥路长监督协调作用,路长履职能力和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各级路长上路巡查245万余人(次),发现道路问题185万余个,协调责任单位解决发现问题183万余个。

  2018年,我市还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城市园林景观实现绿量和品质双提升。城区年度累计新增城市绿地面积647万平方米,提升改造增绿面积387万平方米;西咸新区另新增绿地面积1289万平方米。曲江青年森林公园、汉溪湖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木塔段等主题公园全部完成年度投资建设任务;62个绿地广场如期建成,让市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绿色福利。

  在对各类占道行为的设置管理方面,我市坚持以人为本,日趋规范。开展非法占道(出店)经营专项整治活动13620次,清理取缔非法占道(出店)经营14.8万余起,规范占道市场4661起,规范早夜市摊群点13281起。在重点区域、路段积极试点设置蓝牙道钉技术,共同做好共享单车管理工作。

  此外,我市两路两侧“三化”整治取得实效。市城管局对全市1483个整治点位(铁路531处,高速公路952处)中涉及城区部分违章建筑、广告牌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绿化提升等方面的具体点位进行摸排,督导相关区县按时限完成整改。除高速公路沿线2个点位申请延期外,其余1481个点位全部完成整治,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品质的提升。

   环境质量

  狠抓污染防治补齐生态短板

  2018年,我市持续加强自然生态及土壤污染防治,持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截至2018年10月底,全市适用《环境保护法》及四个配套办法办理案件共计543件,有力维护了我市环保大局。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强力推进。按照“治霾十法”,我市坚持铁腕治霾、科学治霾、协同治霾,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确定治理的45家企业名单,已完成治理项目51个,超额完成年度治理任务。全年计划改造燃气锅炉3420台,目前已改造4486台,完成全年任务的131%。

  2018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88天,同比增加8天,收获了21个空气质量优级天。2018年9月5日至10月11日,空气质量连续优良天数达37天,刷新了2013年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以来的最长纪录。

  水污染防治工作顺利完成。6个黑臭水体已全部整治整改完成。同时,开展了西安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对纳入生态环境部整治清单的市级水源地85个环境问题和省生态环境厅交办的17个环境问题进行治理,提前完成了国家整治任务要求。此外,我市扎实开展渭河西安段水污染防治工作。2018年1—11月份,我市国考断面渭河新丰桥、灞河三郎村、灞河口共3个断面水质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Ⅴ类)、Ⅳ类(标准Ⅴ类)、Ⅲ类(标准Ⅳ类)水质,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2018年,我市制定了《西安市2018年柴油汽车排气污染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完成财政供养柴油汽车治理改造2318辆,淘汰152辆。开展了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检查、申报登记工作,共检查各类工地、企业831家次,清退出场未申报登记或冒黑烟机械47台次。

   美丽乡村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2018年以来,我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通过严格落实建筑节能工作各项要求,我市在绿色建筑创建工作、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可再生能源、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扬尘污染防治、美丽村庄建设等方面,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2018年,我市新建建筑通过完善技术体系,推动全市绿色建筑工作快速发展。全年共274个项目通过绿色建筑专家评审,累计2934.37万平方米,二星级129个。

  我市还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中应用。西咸新区出台文件,要求在其辖区范围内要坚持能用必用的原则,符合条件的新建建筑全部采用中深层地热能供暖,因特殊原因无法采用的,必须采用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全市采用地源热泵技术累计21.57万平方米,污水源热泵17.51万平方米,中深层地热能65.6万平方米,总计104.68万平方米。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全面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模式。依据规划,我市确定了高新区、常宁新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及小寨区域等作为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内容涵盖建筑小区、公园绿地、市政道路、河湖水系建设改造等多种形式。计划到2020年,把小寨区域及西咸试点区域打造成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初步形成试点区域的建设改造示范效应。

  大力推进扬尘污染防治,狠抓美丽乡村建设,沿环山路及重要河流沿线启动实施了105个村庄创建工作,蓝田县董岭村,周至县昌东村,西咸新区瑞凝村、大石头村,鄠邑区平堰下村等24个村庄正在争取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命名。

编辑: 石悦琳

西安市建设“东亚文化之都”专家研讨会举行
   西安市建设“东亚文化之都”专家研讨会暨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