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较晚 发展缓慢 陕西机器人亟待形成产业链

16.12.2015  13:57

  1984年,好莱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拍摄了著名的科幻大片《终结者》。一时间,阿诺·施瓦辛格扮演的机器人T800成为年轻人追捧对象。30年后的今天,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也同样出现了逼真的类人型机器人GenminoidF。在科技飞速进步的时代,自动化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必然的发展趋势。如今,国产机器人也在飞速发展,陕西机器人如何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实现快速赶超,分得一杯羹?

  国产机器人地位略显尴尬

  数据显示,中国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全球的40%。但是,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小而散”,仅占国内市场的不到30%。其中超过50%份额被“机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电机、德国库卡)占有。

  记者在淘宝搜索“扫地机器人”,根据销量排行来看,前三页基本被外国品牌占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有不少家电国企品牌“兼职”生产服务型机器人。国产机器人目前在技术方面已经可以与世界一流相媲美,但在使用寿命及稳定性上还存在差距。并且国产货在生产过程中,很多部件还是选择进口,他表示“目前国内很多部件达不到装配标准”。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也都表示目前还是更愿意相信进口品牌。

  “本地制造”亟待形成产业链

  陕西省作为国内工业大省之一,一直以来在工业制造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过,由于陕西省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目前还没能形成规模化产业化。

  记者了解到,像法士特、比亚迪等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都会用到机器人,但大多数都选择国外进口,少数的国产机器人也多来自东南沿海省份,陕西本地的机器人行业还没有一席之地。

  西安交大一位王姓老师说,陕西工业企业比较多,有不错的制造基础,企业也有消费需求。他表示,陕西机器人行业“上游有基础,下游有需求,中游的供给制造还比较差。没有形成产业链”。

  据了解,由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即将进入初赛阶段。“集思广益,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想不到的创意,这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很有好处。”王老师说。(实习记者 文晨)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