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

26.12.2015  11:52

  从“屌丝逆袭”到“土豪无友”,这不仅是网络语言中值得关注的现象,也是当前社会文化心理的投射,由此或许可以看到互联网世界借助语言打开的“另一扇窗户”。

  这两年,随着互联网文化日益进入大众视野,一些网络“热词”逐步进入日常生活,甚至成为高频词。语言词汇流行的背后,往往折射着社会文化思潮的流动与变化。较之于四五年前“”“杯具”“呵呵”等词的走红,近几年最值得关注的“热词”之一无疑就是“屌丝”了。

  “屌丝”一词“浮出历史地表”的过程其实颇为吊诡,它最初起源于百度贴吧的“李毅吧”,其“草根”文化狂欢的色彩十分明显。此后,这个词在互联网上迅速走红,其含义变成混迹于底层的“草根”们自嘲的指称,它最初污秽、不雅的一面逐渐被压抑,反而以一种日益“时髦”的形象成为本土网民最爱用的自我身份表征用语之一。

  同时一起走红的,还有其反义词“高富帅”“白富美”。不难看出,这对矛盾概念的关键在于是否“”——这里的“”指的资本的占有量,而不是精神心灵层面的富有与阔达。近百年来,“屌丝逆袭”的对象已有很大变化,但“逆袭”的精神内核依然如故。当自诩的草根们看到个人奋斗难以得到物质回报时,便会产生失落感,甚至出现理想的幻灭。这种文化一方面折射出当前盛行的拜金主义的不良影响已成为“草根”青年精神上的“不能承受之重”,也隐喻了时代“精神裂变”的潜在危机。

  一个普通的互联网词汇,自诩草根们所指代的群体在历史和现实中往往以“底层”“穷二代”“无产者”等概念来呈现,这些词汇都属于社会学等学科考察的政治性概念,也折射了青年内心抗争精神的消退与“去政治化”的时代思潮。“草根”们在网络世界中自嘲时,也正是内心不满情绪的宣泄。而“高富帅”也是他们对未来美好幻象的投射及渴望成为的形象。

  十分耐人寻味的是,“土豪”一词在去年迅速蹿红,“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一时间成为朋友圈热句,大有将“高富帅”“白富美”取而代之的势头。“打土豪,分田地”的昔日政治口号当年对老百姓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今天的“土豪”则指的是有稳定房产、资产的人,这和由草根升级而成的“高富帅”有所不同。草根对“高富帅”的态度可能是不满的、戏谑的,但毕竟存在一种幻想:有一天我也要成为高富帅。但是,面对“土豪”的“光环”,他们却有些哭笑不得,一方面,羡慕“土豪”的生活质量,但另一方面,又觉得“土豪”占据的资本“固若金汤”,自己连获取这些的冲动和梦想都没有,这样才能和“土豪”做“朋友”。然而,“土豪”真的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吗?

  若说此前的这对概念表现了一些人的仇富心理的话,“土豪”则意味着社会阶层间更大的裂隙。当草根们说出“高富帅”时的醋意变成对“土豪”的戏谑,草根们终于没有了一个相反指涉的词语。人们或许大可长舒一口气,“土豪”可以继续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他们已经没有对手了,也大可不必担心被“逆袭”,这背后也许有些许草根们的无可奈何,但在“会心一笑”之后,也只能去继续“搬砖”了。从“屌丝逆袭”到“土豪无友”,这不仅是网络语言中值得关注的现象,也是当前社会文化心理的投射,由此或许可以看到互联网世界借助语言打开的“另一扇窗户”。(黄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