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修老屋发现人头大的野生灵芝 专家:十分罕见

10.10.2015  15:40

  “十分罕见!”“闻所未闻!”说这两句话的两位长者,一位是漯河市林业和园林局71岁的高级工程师董道林,从事林果研究已经50多年;另一位是漯河市中医院的老药剂科科长杨宏丽,年近六旬的他做中草药研究已40多年。翻修老屋时,屋主发现大如成年人头颅的野生大灵芝,此事令两位老专家也称奇不已。

  “这是翻修老屋时挖出的野生大灵芝。”家住漯河市召陵区银鸽大道翟庄新村的杨保同告诉记者,这是前天下午,他跟工人一起翻新老屋时,在老屋门后的一堆杂木中发现的。记者看到,整个灵芝高30多厘米,宽约25厘米,表面呈褐红色,椭圆形菌伞盖共有大小8个。

  “这间老屋27年来从没住过人,平时只是当杂物间。”杨保同兴奋地说,“这么大的灵芝,估计长得有些年头了。

  “确实是个灵芝!”只扫了一眼尚未抓到手,现场的杨宏丽便十分肯定地说。据他了解,灵芝适宜生长在湿润的地方,在10℃~32℃的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杨先生家老屋地势低洼,屋内空气潮湿,刚好符合灵芝的生长习性,故而在老屋长出了灵芝。

  董道林和杨宏丽两位老专家表示,漯河市区发现这么大的野生大灵芝,之前从未见过,也闻所未闻。□记者刘广超实习生崔亚丹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