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翼身融合布局民机核心技术研究”取得原创性成果

25.10.2019  16:42

  中新网西安10月24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4日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以该校为核心的中国翼身融合布局民机研究团队完成的NPU-300概念方案,攻克了一批核心设计技术,已基本解决应用可行性问题。

  据介绍,目前国际通用的民航飞机,为筒身—机翼型传统布局,机身和机翼间界限明显。这种飞机的空气动力效率的发挥已接近极限。

  翼身融合布局的机身和机翼融为一体,外形设计极具流线感,具有传统飞机不能企及的飞行性能,其气动效率高、结构重量轻、装载空间大,不但节能环保,还能有效降低噪音和发动机有害气体排放。

  据介绍,新一代翼身融合布局民机技术是民用航空的潜在未来,推进该技术发展将有可能使中国在民用大飞机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并带动相关一系列科技产业的发展,提升在未来民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布局设计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桑为民介绍,NPU-300概念方案经系列大型风洞试验与仿真验证,该方案的巡航性能、起降性能、应急疏散、适航符合性等核心指标优于国外已公开的同类概念方案,综合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NPU-300概念方案提出“后体加长翼身融合布局设计思想”,解决了高速飞行与低速起降性能协调、客舱舒适性与应急疏散兼容、增升与配平能力匹配三个核心技术难题;攻克并基本掌握了总体、气动、飞行控制等一批关键设计技术,并在中央机体特殊结构、噪音抑制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目前,翼身融合民机的一些主要关键技术已经系统开展了地面试验验证。下一步,研究团队将结合西工大在无人机研究领域的技术优势,加速开展NPU-300缩比无人机飞行验证。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学院院长、翼身融合布局民机研究团队负责人李栋介绍,预计用15年左右的时间分步实施,从较小尺寸的无人机试飞到大尺寸的无人机飞行验证,加速推动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期尽快为国家大型民用飞机发展服务。(完)

【编辑:梅镱泷】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