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扮靓”到“安居”老旧小区改造居民自治组织解难题
记者 满淑涵
“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电视新闻里,这条对老旧小区改造提出的要求,潘海平记忆深刻。“改造是惠民的好事,也是牵动各方的大事,免不了也有不少闹心的难事。”
潘海平居住的西安市新城区实验幼儿园家属院紧邻城墙,步行5分钟就到环城公园,更重要的是,附近中小学校密集,“接送孙女十分方便”。即便房屋老旧、面积小,潘海平也一直不愿搬离。
随着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持续推进,今年六、七月间,这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院子也加快了改造步伐。“施工队是7月9日开始拆除防护网的。”潘海平在挂历上标注着每天小区改造的进度,他说,这些日子对他而言,很有纪念意义。
根据《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政策》,楼体外的防护网及雨棚要做到应拆尽拆。老旧小区改造,遇到的一大难题是拆除防护网和违建,不仅在西安市新城区实验幼儿园家属院,西安市不少老旧小区都面临同样难题:突出的防护网不仅影响外立面保温层施工,还存在消防、坠落伤人等安全隐患。但在具体改造过程中,防护网成了居民“坚守的阵地”,大家普遍拒绝将其纳入改造项目,由此引发各种矛盾。
“我家原来也装了防护网。”潘海平家住二楼,原来窗户边管道交错,早年遭过一回贼。“那时候没有监控、没有门禁,装上防护网就像装上了安心锁,要是拆了,谁都会有顾虑。”社区最初协调拆除防护网时,潘海平一脸拒绝、竭力反对。
看着社区工作人员一遍遍讲政策、听诉求、做沟通,潘海平开始静心思考。“我们装防护网是为安全着想,改造工程也是为了提升大家的安居性、宜居性,目的是一样的,矛盾点在哪里?”闲暇时间,潘海平跟邻居们聊天,跟施工队沟通,当起了院里的协调员。
今年72岁的冯素珍也是院里的老住户,曾担任过新城区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老街坊们都信任她。“大家有顾虑怎么办?我是党员我先来。”帮着居民解决防护网拆除后晾衣服等实际问题,点滴行动中,渐渐消除了居民的抵触情绪,大家敞开心扉沟通问题,改造项目进度明显加快。
“我是小区家委会主任,也是老党员,我来做群众沟通工作。”高玉珍是北新街88号院居民,退休前在新知小学任教。她说,随着过去不少老邻居搬出,院里租户越来越多,人口流动性大,给老旧小区改造增加了阻碍。“我一家一家打电话沟通,帮着大家联系废品收购站,把拆除的防护网编好号、计好价,再把钱一家一家送到手里。”高玉珍说,希望通过细节的用心,引导大家改变观念,从“要我改”到“我要改”。
空调格栅统一了,阳台窗沿整齐了,楼梯间墙面白净了……老院落正在焕发新光彩。为了提升老院落的服务管理水平,潘海平所在的红星社区今年年初试点“管家服务”公益项目,招募辖区有余暇的老同志加盟,负责老旧小区水、电、气等维护管理工作,让小区既“好看”又“好住”。
“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在改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协商作用。”省民盟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老旧小区改造专家委员会委员陈昌宏认为,街道、社区应引导居民转变思维方式,成立自治小组,实现共治共管。针对居民改造意愿强烈,反映突出的问题,应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明确告知相关政策及可能引发的后果,推进改造工作更加顺畅、更合民意。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