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路职院“上下联动、多管齐下”力促就业工作效果好

10.07.2015  20:37
            2015年7月1日,经陕西省教育厅认定,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6.38%,实现了连续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在就业单位性质、专业对口率、福利待遇等就业质量方面在陕西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分布图
              据悉,该院2015届毕业生4449人,比2014届增加1402人,其中,在中央直属大型企业就业的人数为3090名,占毕业生总数的69.45%;在国有大、中型交通运输和基建企业就业人数占到已就业学生的90.46%。特别是该院地处陕西,绝大多数学生来自陕西省各地市,2015年仅在陕西境内的铁路单位和地铁公司就业的毕业生占全部就业人数的75%,为陕西和西安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进入国有企业就业的学生均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属于正式编制的职工,毕业生相对于同类院校毕业生在人均月收入、工作稳定性上优势明显。 如今,该院就业工作紧紧围绕办学核心理念——“办学不脱轨,育人不离道”,形成了“上下联动、多管齐下”的工作格局,其具体做法是:             —— 狠抓就业“短板”,实施就业帮扶。 多次召开2015届未就业学生座谈会,面对面进行交流,开展就业指导。同时,针对部分毕业生因身体条件(色盲色弱等视觉障碍)、性别原因(女生在铁路部分工种招聘时受限制)、专业限制(非铁路主专业就业优势不明显)等原因造成就业困难的实际情况,制订并认真落实《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推荐专项行动计划》,鼓励各系在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和就业援助工作,上下联动共同推动就业工作。2015年以来,共推荐89名就业困难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就业。积极落实国家、省市经济困难学生求职一次性补贴政策,2015年共为100名应届毕业生落实了每人1000元的求职补贴。             ——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加强与已建立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如西安铁路局、西安地铁、兰州铁路局等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该院毕业生实习、工作状况,收集用人单位关于人才培养、专业需求方面的信息,向招生部门、教学部门提供信息。按照用人单位要求召开双选会,严谨细致、服务周到。同时,在保持原有19家友好合作单位的基础上,2015年又成功联系兰州地铁、佛山地铁、深圳地铁等公司来该院交流考察,并与深圳地铁公司、成都地铁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提高顶岗实习质量,实现就业无缝对接。 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该院将“课堂”搬到“现场”,将过去的模拟现场变成真实的工作环境,将室内实训变成实境操作。近年来,该院毕业生绝大多数在被预录的国有铁路、地铁公司等企业以准员工身份进行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实习时间最少为半年,最长为一年。顶岗实习结束后,经“订单”企业考核合格颁发“企业工作经历证书”,实习期按照见习期同等对待,使学生一毕业就可以直接上岗。2015年,该院被西安、太原、郑州等铁路局及西安地铁公司等企业预录,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达到3530人,约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80%。 由于专业设置贴近企业岗位需求,人才培养质量符合企业用工要求,顶岗实习学生就业方向基本做到“行业归口,专业对口”。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该院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选派4名就业指导教师和就业工作人员参加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创业指导师”培训。积极向学生宣传国家和地方关于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扶持政策,组织往届创业典型毕业生回母校与有创业意愿的学生“面对面”座谈,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就业观、成才观。
            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力度,保持“出口畅、进口旺”的大好局面,以毕业生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和高签约率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